|  | 
              
                | 
 《民俗研究》2020年第5期(总第153期)目 录
   
 
    
        
            | 非遗论坛 |  |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基于从马拉喀什会议到《“代表作”计划》的演进线索
 | 朱刚 | 5 |  
            | 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 | 孟令法 | 13 |  
            | 从“族群界别”到“传统风俗”:沧源勐角乡泼水节节日秩序的涵义演变 | 邵媛媛 彭虹 | 23 |  
            |  |  |  |  
            | 民俗史 |  |  |  
            | “怀土”与“变俗”:北魏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 | 崔明德 佟宝锁 | 34 |  
            | 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 龙圣 | 42 |  
            | 建构城市生活方式:上海近代文明化及其动因 | 徐赣丽 | 55 |  
            | 服饰:从动还是能动,跟着还是领着? | 张雪飞 杨小明 | 72 |  
            | “新礼”与旧俗的对峙:民国时期废历运动宣传策略误区及其阐释 | 刘爱华 | 87 |  
            |  |  |  |  
            | 民间文学 |  |  |  
            | 美感何以得自由:歌谣的纯粹鉴赏判断 | 户晓辉 | 97 |  
            | 水利工程与神话建构:浙江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生成与演化 | 耿金 | 111 |  
            | 龙王结亲故事的隐喻:连结性别、权力与欲望的社会表演 | 郭俊红 | 123 |  
            |  |  |  |  
            | 武术民俗研究 |  |  |  
            | 武术人类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 戴国斌 | 133 |  
            | 从“因生而武”到“向武而生” ——鲁西南郓城县尚武风俗考察
 | 宋晓军 李黎 | 139 |  
            | “自治”即“礼治”:近现代冀南乡村社会中的梅花拳 | 李海云 | 14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