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文化遗产》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2025年第3期目录
  作者:《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08-07 | 点击数:26
 

 

《文化遗产》2025年第3期
总第96期

目 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强国建设  
神话与可持续发展:双维度的探索 杨利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设立的多学科整合 段友文 石怀庆 9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规的发展历程和体系建构 黄永林 18
非遗赋能社区治理的逻辑、难点及进路 谌鸿燕 王明月 27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法保护模式比较研究 王芳 罗宗奎 35
     
档案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徐拥军 张丹 43
三元拓扑视角下文化遗产治理的逻辑转型与模式重构 加小双 王丛虎 51
数智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风险治理 嘎拉森 裴佳杰 60
     
“与宾客生旦杂处”新解
——也谈中国古代戏曲脚色体系的形成
康保成 68
新见上党地区赛会碑刻考 段飞翔 75
清徐尧庙圣母殿舞台题记考述 王祥 84
清宫寿戏《双福寿》文本渊源与演出流变 刘铁 94
《蝶归楼》传奇的案头流动与场上转身 潘培忠 103
     
民族文化融合区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实践
——以山西大同博物馆为中心
毛巧晖 柴书毓 111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创新思路与实践启示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谢景海 119
春节叙事形塑中华文化符号的价值、问题与进路 李玉雄 史梦娜 127
当代家族实践的社会构成性特征 夏循祥 135
德国民俗学的学科化发展与学理特征 沈宏芬 143
     
·代表性传承人·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文访谈 冯雪红 魏向清 151
     
稿约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文化遗产》:2025年第4期目录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5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5年第4期目录
·第二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5年年会在温州大学顺利举办·《民族艺术》:2025年第3期目录
·第二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5年年会会议手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5-6月受理)
·《民俗研究》:2025年第3期目录·《民族艺术》:2025年第2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5年第2期目录·《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2024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
·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2025年中国重庆·丰都庙会举行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5年第2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坚持尊重原则 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