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研究》2025年第5期(总第183期)
目 录
《民俗研究》创刊四十周年专号 |
|
|
《民俗研究》与中国民俗学知识生产及本土化实践 |
毛巧晖 |
7 |
对《民俗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 |
李扬 谢亚文 |
19 |
近十年《民俗研究》影响力及其栏目设置特征分析 |
黄永林 |
31 |
从发刊词到四十年刊文实践:《民俗研究》的学术贡献 |
刁统菊 |
42 |
现代民俗学的追问: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科技化 |
周星 |
53 |
作为民俗学关键词的“日常生活”及其研究范式
——兼论生活结构理论的可能性 |
李向振 |
72 |
民俗学的喜剧
——学界内外协作中的“共享权威” |
[日]菅丰(Suga Yutaka) 著
陆薇薇 译 |
85 |
民间智慧的形式,口头诗学的精髓——弗里“自创谚语”申论 |
朝戈金 |
98 |
《妙峰山》何以成为学术经典?
——兼及《妙峰山》一书的开创性贡献及局限 |
李华伟 |
108 |
浪漫圣山、信仰力与组织力:百年妙峰山研究的迷思 |
刘守峰 |
121 |
顾颉刚妙峰山调查的跨地域学术辐射与范式革新 |
林旻雯 |
135 |
从“两种民间”看顾颉刚学术轨迹的转向 |
李扬 |
14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