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 总第175期 目 录    
    
        
            | 学人治学 |  |  |  
            | 音乐赤子的广艺情缘 ——音乐家、教育家陈良先生述评
 | 谢斌 | 5 |  
            |  |  |  |  
            | 非遗影像学的理论与实践 |  |  |  
            | “非遗影像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主持人语 | 刘广宇 | 17 |  
            | 非遗影像:传统、定义及论题域 | 刘广宇 | 18 |  
            | 民俗·遗产·原型:中国神话改编电影的范式嬗变 | 梁君健 许岚枫 | 26 |  
            | 史诗与仪式演述的影像文本生成 ——基于傣族创世史诗记录分析
 | 屈永仙 | 36 |  
            |  |  |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坛 |  |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论坛”专题主持人语 | 陈泳超 | 49 |  
            | 《左道》的研究思路评析 | 黄景春 万志英 | 49 |  
            | 《万志英〈左道〉的研究思路评析》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 郑芩 黄景春等 | 63 |  
            |  |  |  |  
            |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  |  |  
            | 20世纪初欧洲汉学研究的美术史学史意义 | 周建朋 | 71 |  
            | 声通于天:《周礼》鼓神话与礼制话语建构 | 唐启翠 | 85 |  
            | “八十四大成就者”藏文佛经版印插图对明清“高僧”概念的重塑 | 赵淑君 | 98 |  
            | “歌仙”入雅部:蒋士铨《刘三妹》的文本生成与演史发现 | 李林 | 106 |  
            |  |  |  |  
            | 艺术人类学 |  |  |  
            | 艺术乡建之于辰、与辰及予辰 | 彭兆荣 | 115 |  
            | 山野图典:苗族“再地方化”过程中的多物种共生关系 | 邓启耀 | 124 |  
            | 胡尔奇素描:蒙古族说书艺人小传文本与形象建构 | 齐琨 | 137 |  
            | 类民俗的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基于FGO玩家的“圣地巡礼”分析
 | 张淇源 | 152 |  
            |  |  |  |  
            | 发现异邦 |  |  |  
            | 久米岛天后宫探源 | 叶涛 | 162 |  
            |  |  |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 “渔民上岸背景下太湖水上民间文艺传承变迁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简介 | 裘兆远 | 封二 |  
            | “渔民上岸背景下太湖水上民间文艺传承变迁的调查与研究”项目负责人 裘兆远简介 | 裘兆远 | 封三 |  
            |  |  |  |  
            | 美食美器 饕餮纹铜尊 | 张磊/供图 | 封面 |  
            | 封面说明 饕餮纹铜尊 | 韦玲 | 151 |  
            | 生活艺术 南京绒花 | 赵树宪/作 | 封底 |  
            | 封底说明 南京绒花 | 徐丽 | 168 |  
            | 山野图典 苗族刺绣 | 邓启耀/文 邓启耀、邓圆也/摄 | 彩页 |  
            | 封面、装帧设计 | 韦军 |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