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刁统菊]多姓聚居与联姻关系
——华北村落的另一种形态
  作者:刁统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6 | 点击数:20563
 

而且,村民心目中从未有的认同,词汇之中唯有的意识,在我访谈期间,人们总是用大姓小姓或者杂姓来称呼自我与对方,这和笔者的家乡刁沙土村不同。刁沙土村是一个主姓村,不管刁姓还是其他几个姓氏,相互之间总是使用刁家或者某家来称呼彼此。笔者认为红山峪村的姓氏结构不是简单的姓氏与宗族一一对应的结构,一方面存在着同一个宗族的人群分散居住的情形,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同姓不同宗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红山峪的聚落性质是多姓聚居,而不是多族聚居。杜赞奇对宗族的定义,可能是把一个姓氏即看作一个宗族,忽略了村落也有多姓聚居的可能。红山峪村的多姓聚居而非多族聚居的特征是通过姻亲之间的相互投奔的移民历史事实和姓氏之间的的多次联姻形成的。这一特征事实与华南村落的明显的宗族构成方式不同。继嗣和地方社区的重叠在中国的东南地区情况似乎最为明显,在福建和广东两省,宗族和村落明显地重叠在一起,以致许多村落只有单个宗族2(弗里德曼,2000P1),比如林耀华笔下的义序:,义序是一个乡村,因为全体人民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域上。义序是一个宗族,因为全体人民都从一个祖宗传衍下来。前者为地域团体,后者为血缘团体。义序兼并前后二者,就是一个宗族乡村5(林耀华,2000P5)。

笔者考察村落的历史,主要依据是村民的计算家族辈数的传统方式。人们计算某个姓氏有几辈子人,往往是根据该姓坟地里有几个辈分的坟墓,这一知识依靠仪式(比如清明上坟、树碑)和口头讲述代代相传。有一个辈分的坟墓就叫一个坟头,从村中现在居住最久的高姓人家的坟头来看,他们是在雍正、乾隆年间来到红山峪的,其他九个姓氏都在高姓之后迁到红山峪。根据对高姓人家的调查,得知在高姓定居之前,尚有郎姓和赵姓居住村内。

据曾参加付庄乡地名志编辑工作的田传江介绍,红山峪村始建于明朝万历13年,依据是在赵家林后土碑[]上发现的万历十三年的字样。现在碑究竟何在,遍访村中诸老,仍不得而知。80多岁的田厚庵老人是村内有名的外柜先生,他说确曾亲眼见过碑上有这些字迹。综合调查资料和现有文字资料,目前对村史的追溯最早只能到万历13年。山东人往往自称是在明代从山西洪洞迁来的,问我家乡哪里去,山西洪洞大槐树。在红山峪村虽然也存在大槐树的传说,但是由于人们都是从其他村庄迁移到此,每个姓氏的成员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从哪个村子因为什么原因搬迁过来的,所以人们谈论的常常是因何迁移、如何迁移以及迁移到此地以后如何落脚、生根的故事,对于大槐树的传说反倒是比较淡漠。

根据能够找到的家谱以及各个家族族长的回忆,笔者大致可以整理出村中十个姓氏的基本情况。从宫、周、田、段、杨、孙、高、陈、巩、王这11个家族的家谱来看,他们分别附属于其他村庄的大家族,在家谱上他们是很小的一支,或逃荒或因兄弟之间的矛盾来到红山峪投奔姻亲或同姓。迄今为止,红山峪任何一个姓氏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家谱。从我能找到的家谱看,无一例外都是附属于其他村落的,甚至有的姓氏比如巩姓的家谱保留在他们的迁出村落中。这样一个村落,没有特别大的家族,阶层分化不明显,因此如果有一个家族在发展过程中壮大起来,它很可能就能够成为其他家族所依附的对象。

田姓就是这样一个大家族,在当地的社会记忆中甚至取代了高姓成为村落中现存姓氏历史最久的一个。如果一个村子里有自己的本家或者亲戚,可以偎本家或偎亲戚[]来。偎亲戚来的,田姓算是比较早的,以后的姓氏多是依靠田姓来的。田姓家族都认为高姓算起来实际上是红山峪的老户人烟[],只是人烟不旺而已。田姓自己认为因在邻村天喜庄受韩姓欺负,所以偎高姓而来,因为高姓和田姓既有干亲又有世亲(高姓是田姓的丈人门)。但是现在即使是高姓,也在公开场合承认田姓占业[],田姓才是老户人烟,自己是依靠田姓来的,这样就更不用说其他姓氏的态度了。

由于田姓是从天喜庄因与韩姓有矛盾才迁移来的,由此村民对两个家族的关系产生了种种议论。为此,韩姓采取了与田姓联姻的方式平息舆论,接连把两个韩姓女子嫁给田家。两家形成亲戚,关系逐渐变得极为密切。田姓在村民的记忆里取代了高姓成为红山峪的老户人烟,最初的原因不外乎田姓家族的实力。20世纪初期,田姓在红山峪和天喜庄都拥有大量土地,即使是田姓迁移到红山峪村,仍然占有500亩良田,其余200亩才是村里其他家族的。

根据田姓家谱,田姓的搬迁路线依次是山西洪洞、滕县南部河北庄、郗山、冯家庄、天喜庄、红山峪。从天喜庄迁到红山峪,是由汝字班开始,汝若承忠厚,传家始久长,现在已经有始字班,共八世了,假若按照20年一辈,也该有160年了。田姓鼎盛时期,是在汝字辈到若字辈之间,不仅土地数量占村里的70%以上,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势力,更是由于占有了土地,村里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到田家跟主[],这样就相对地具有了一定的权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中国北方麦黍文化论证
下一条: ·[吉国秀]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
   相关链接
·[张兴宇]从梅花拳“拜师礼”看近现代华北村落中的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