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杨冬燕](白马)藏族信仰习俗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杨冬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4 | 点击数:73542
 
  dgav grol byed
  请高兴吧!
  vdu grol byed
  请散去吧!
  spo rogs byed
  请起步吧!
  khyi vdre dmu vdre vdi ko
  游神散鬼们,
  phar ngas rtsev vgyel vgro
  请都到对面森林里,山顶上去吧!
 
从以上赞词中可知,(白马)藏族除山神崇拜外,还有年(gnyan)神崇拜。这是以往的研究根本没有涉及的。 祭祀山神有一定的时间、地点及仪式等,对年神的祭祀则没有具体的地点。“年神是一种在山岭沟谷中游荡,在石缝、森林中安家的神。……年神所附身的多是人世间的死物。也很容易为人类所触犯,从而降下灾难。”(注: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白马)藏族经常将年神、山神相互混淆,认为年神一般都附在山上,所以年神与山神就有了较密切的关系。在(白马)藏区,每座神山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像以上提及的神山“则叟毕丁”(三峰七兄弟)。相传(白马)藏区班氏门中有兄弟七人,他们团结,尊老爱幼,惩恶扬善,深受村民们的喜爱。有一次七兄弟到山顶取木料,这时外村有个人也来此取木料。他看到兄弟七人团结,力大无比,砍倒的树不用任何工具就可划成一张张的木榻,于是他装出一副可怜相,让七兄弟帮助他,七兄弟答应了他的请求。当七兄弟正共同将一截圆木掰开时,那人起了坏心,使劲将圆木一推,七兄弟的手都夹在木头缝中,那人又将木头一推,七兄弟连同木头一齐滚下悬崖。与此同时,那人鬼使神差般地被木头挂了一下,也一同坠下悬崖。这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狂风四起,下起了瓢泼大雨。待雨过天晴后,在七兄弟坠下的地方长出了三座山峰。从此附近的老百姓特别是班氏人等,都来祭拜七兄弟变成的三座山峰。还有强曲村的神山“扎巴登日贝木”(brag pa vdi ri don po)。据传那个石板崖也曾是一位德高望众、受当地人崇拜的苯教巫师所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神山如何形成及其传说已不得而知了。
6.涅拉(mye lha)即火神、灶神。在(白马)藏区,每家都有火塘(thab ka)。解放初期,无论烤火取暖,还是做饭,都在火塘上,吃饭、睡觉也在火塘边。每家火塘中央置一铁三脚(图五),(白马)藏语叫“扎义”(lcgas sgyid)。铁三脚上放铁锅或铜壶,来煮饭、烧水和熬茶。人不准在火塘上或铁三脚上横跨和踩踏,否则就会触怒火神和灶神。火塘正面置有碗柜,左面是男主人的座位,家庭其他男性成员依次就座,右面是女主人的座位,其他女性成员依次就座。解放后,文县、南坪下塘的(白马)藏族大都盖了厨房,火神和灶神也移动位置到了厨房,这样火塘边男女的座次等规矩也就不那么讲究了。但人们总认为火神和灶神在火塘和厨房间经常走动,所以也不敢掉以轻心。而平武(白马)藏族乡各村寨基本上仍在火塘上做饭、熬茶、烤火等,因此在火塘边的禁忌比文县、南坪更为严格。文县、南坪的(白马)藏族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日鸡叫头遍后祭火神和灶神。据说灶火阿婆等鸡一叫,就要到天上汇报一年来这家是否冒犯了火神、灶神,于是主人家总是烧纸焚香,供上糖果、蜂蜜等甜东西,将灶火阿婆的嘴糊住,希望她到天上甜言蜜语,尽说人间的好话,以免天神降下灾难,并希望永远不要发生火灾。祭品除柏香、纸和甜食外,还有馒头、肉及青稞酒。祭完火神和灶神后,接着就去祭土主神(已在土地神中详细说明)。腊月三十日午夜以后,鸡鸣头遍后又要祭一次火神和灶神。祭祀时主人左手拿着倒有酒的龙碗,用右手无名指醮一下酒,向火神和灶神“曲哲”(mchod vgyed),意为敬酒。
  祭火神和灶神时的诵词是这样的:
 
  thab sgyid bzang sngon po bzang
  火塘上是青烟好,
  sngon po bzang de mchod vgyed
  向青烟把酒敬。
  zngas chas bzang dkar yul bzang
  铜器里是铜碗好,
  dkar yul bzang de mchod vgyed
  向铜碗把酒敬。
  gzhogs leb bzang sprin smug bzang,
  火棚上是烟雾好,
  sprin smug bzang de mchod vgyed
  向烟雾把酒敬。
  sgo ru bzang rting po bzang
  门框上是门楣好,
  rting pa bzang de mchod vgyed
  向门楣把酒敬。
  ge ka (房脊)bzang dral bzang
  房脊上是木椽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语言的魔力:凉山彝族咒经的意义指归
下一条: ·[薛羽]邂逅神田古本祭
   相关链接
·[毕雪飞]寄寓神威:日本八幡信仰的多重面相·[祝秀丽]香骨生芳兰:浙江省海盐县秦兰传说浅析
·[朱韵伊]主体性与物质性:民间信仰研究的范式转变与路径拓展·[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张影 邬晓东]先秦两汉上巳祓禊习俗的文化变迁与美好愿景·[张雅棉]女性庙事实践与信仰空间构建
·[喻博煊]成为“侨仙”:黄大仙信仰的海外传播与在地化·[俞明雅]钱塘江潮患与治潮先贤的再发明
·[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杨宇]当代泰山香社及进香习俗研究
·[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许瑞娟 陈亚楠]跨越边界的纽带:“那伽-龙王”信仰在南亚-东南亚-东亚 连结区域的文明互鉴与共同体形塑
·[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谢景雯]泰山斗母宫的历史变迁与世俗化
·[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
·[吴小丽 林晓彤]敬惜字纸的文化传承与影响·[王子蔚]水患、信仰与民俗:永定河三家店村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建构
·[王雅静]八仙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接受与变异·[王小萌]煤业兴衰与窑神信仰:京西煤炭资源对地方社会生活的塑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