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杨冬燕](白马)藏族信仰习俗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杨冬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4 | 点击数:73544
 
 
正如歌中所唱,土地高神患了病,当地神阿拉鲁专为他唱“鲁歌”,未见好转。北方来的桑吉切又为他跳神,还是没有起色。最后从卫藏来的雍仲苯为他念经,一下子将病治好。这就充分说明土地高神是居一定地位的,是深受(白马)藏族尊崇的一个神灵。萨达贡玛就是土地神的尊名,汉语称为“土地爷”。文县铁楼藏族乡白马河流域的藏族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凌晨祭祀“土地爷”亦即萨达贡玛。几乎每个村寨都建有土主庙。土主庙均在村子下面500~1000米处, 而山神庙却大都建在村后2~4公里处。山神庙都是座北朝南, 村庄的房屋也是座北朝南,而土主庙则是座南朝北。这样,一个村庄的山神庙、村庄、土主庙基本处在一条南北方位垂直线上。(图一)
农历二十四日,从鸡鸣头遍算起(不以午夜24时为界),大约在3~4点左右,各家各户都在自做的灯笼里点燃自制蜡烛。每家都备有土枪(火枪)或鞭炮。人们在二十三日一整夜不睡觉,都在各自家里煮肉、泡青稞酒、蒸白面馍等。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唱酒歌,饮酒,吃肉。当听到鸡叫头遍时,男主人们马上在各自的院坝里向天鸣枪或燃放鞭炮,并立刻提起灯笼,拿起柏香、蜡烛、纸以及肉、酒、馍等跑到街上,大声喊“噢喽阿为哩!”(ao—lvo—nga—sngon—yin)意为“啊! 我最先。”并不断重复。然后不约而同地走到土主庙前,由“贝木”(苯波)或“道拜”(端公)主持祭祀。全村大小男人(女人不能参加)齐跪于土主庙前。祭司呼唤土地爷及所有山神名,主要是感激土地爷给了人们土地,并让人们获得了好收成,希望来年再获丰收。全村人将祭祀用的柏香、蜡烛、纸全部点着,再将酒、肉、馍等象征性地撒向火堆。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各自回家,一直坐到天亮方告一段落。到了农历二月初,春耕生产开始,又一次小规模地祭祀土地爷。这次以各家各户或以家族为单位择日祭祀,地点或在自家的田间地头,或在自家祖先神位前。以鸡或鸡蛋为牺牲,鸡可杀可不杀。将鸡血滴到柏香上,不杀鸡则将鸡冠掐下一小块与柏香、纸一并焚烧即可。鸡蛋打破后,将一滴蛋清滴在纸上焚烧也可算作是一次祭祀,意为开春播种希望得到土地爷的护佑,使庄稼长势良好,免遭自然灾害的侵袭。
文县铁楼藏族乡各村寨的土主庙均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遭到拆除。平武(白马)藏族乡的部分村寨、南坪下塘也曾有过土主庙,现在也已不复存在。各村寨的祭祀仪式、时间也大同小异,祭祀地点都是按自己村庄的位置而定。
3.尼拉即日神。(白马)藏族将月亮和太阳视为兄妹,认为月亮是哥哥,不怕黑夜,晚上行路也不怕碰上什么东西,而太阳则是妹妹,白天走路,道路光明,但她害羞,怕被人看到,于是以金针的光芒照射人的眼睛,所以人们不能直眼注视太阳。另一说是月亮为兄,太阳为妹。兄妹俩只有一条裤子,月亮哥哥将裤子给太阳妹妹穿,于是月亮哥哥也就没有裤子穿,因为晚上走路,也不用害羞,人们也就很难看清月亮的全貌。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将格萨尔称作“白月亮”,这就较明显地将月亮视为阳性。在(白马)藏区流传着关于太阳的一首古歌,笔者已整理并译成汉文,歌名为《尼奥谢巴》(nyi vod bshad pa,意即话说太阳):
 
  la pvi stong kyi sgang gi bcu gsum nyi mvi lha
  拉贝德吉山顶有十三位太阳神,
  stong gi a bo stag cig yin
  道给阿窝是只老虎,
  lha khengs khengs dbang rgyal lha zig yin
  拉开开旺介是位神。
  lha khengs khengs vong nas stong gi a bo kha ma vphrod
  拉开开旺介来了对付不了道给阿窝,
  nyi ma skar ma stong gi a bo vbrad mod zig
  道给阿窝将太阳、星星吃掉。
  nyi ma kha nang vbrad gi
  太阳噙在嘴里,
  zla de vphangs bsdad byas
  月亮垫在屁股下,
  skar ma de gru vog vbrad gi
  星星挟在腋下,
  nyi ma de ma vgyub chas
  太阳没有了,
  zla de ma vgyub chas
  月亮没有了,
  skar ma de ma vgyub chas
  星星没有了。
  lha khengs khengs dbang rgyal blo zhig byed
  拉开开旺介施一计,
  sre mong bzung nas rta skyod byed
  抓来鼹鼠当马骑,
  stong gi a bo dgod ma byas
  道给阿窝没有笑,
  nyi ma de ma vgyub chas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语言的魔力:凉山彝族咒经的意义指归
下一条: ·[薛羽]邂逅神田古本祭
   相关链接
·[毕雪飞]寄寓神威:日本八幡信仰的多重面相·[祝秀丽]香骨生芳兰:浙江省海盐县秦兰传说浅析
·[朱韵伊]主体性与物质性:民间信仰研究的范式转变与路径拓展·[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张影 邬晓东]先秦两汉上巳祓禊习俗的文化变迁与美好愿景·[张雅棉]女性庙事实践与信仰空间构建
·[喻博煊]成为“侨仙”:黄大仙信仰的海外传播与在地化·[俞明雅]钱塘江潮患与治潮先贤的再发明
·[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杨宇]当代泰山香社及进香习俗研究
·[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许瑞娟 陈亚楠]跨越边界的纽带:“那伽-龙王”信仰在南亚-东南亚-东亚 连结区域的文明互鉴与共同体形塑
·[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谢景雯]泰山斗母宫的历史变迁与世俗化
·[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
·[吴小丽 林晓彤]敬惜字纸的文化传承与影响·[王子蔚]水患、信仰与民俗:永定河三家店村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建构
·[王雅静]八仙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接受与变异·[王小萌]煤业兴衰与窑神信仰:京西煤炭资源对地方社会生活的塑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