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徐新建]采歌集谣与寻求新知
——民国时期“歌谣运动”对民间资源的利用和背离
  作者:徐新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7 | 点击数:38447
 


  一、何谓“歌谣”?

  1921年1月,胡愈之的《论民间文学》在上海发表。这篇在北京大学“征集歌谣”之后 和《歌谣周刊》出版之前出现的文章,虽没有被钟敬文等总结进“北大中心”说的回顾 里,却被其他论述视为民国时期中国学界最早较为系统地介绍和讨论“民情”(folklore)和“民间文学”的要文章[1](P190-191)、[2](P31-33)。胡愈之(1896~1986 年,浙江人)以西方关于“民俗学”的研究为依据,指出研究“民间文学”(“民情”、 “民俗”)在欧美发达已久,在中国却是创举,因此特撰该文以做引子。

  根据胡愈之的介绍与陈述,所谓“民间文学”(“民情”、“民俗”)具有如下要点:

  (1)“民间文学”可与西文的folklore一词大略相同,因不易对应,只好勉强译为“民 情学”。

  (2)“民情学”所研究的事项有三,“民间文学”位居其一(此外是“民间信仰与风俗 ”和“民间艺术”),所以“民间文学”是“民情学”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最重要部 分。

  (3)“民间文学”是“原始人类的本能产物”和“民族感情的自然流露”。其基本特征 在于:群体创作、口头文学(oral literature)以及流行民间。

  (4)“民间文学”保存在“野蛮人类”和“文明人类的儿童与无知识人民”中;在前者 为“跳舞”、“神话”和“歌谣”,在后者则是“故事”与“歌曲”。[3]

  那么“歌谣”的含义是什么呢?对此,民国前期的“歌谣运动”中,学者们曾下过很大 工夫加以讨论。

  周作人说,“歌谣”的字义与“民歌”相同,指“口唱及合乐的歌”;“民歌”就是 “原始社会的诗”(周作人《歌谣》,《自己的园地》1923年)。胡怀琛的专著《中国民 歌研究》指出,民歌就是“流传在平民口头上的诗歌”。这样的诗歌,歌咏平民的生活 、没染着贵族的色彩,没经过雕琢,“全是天籁”。

  汪馥泉的讨论别具一格。其开头先对民歌的生活形态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然后才进 入理论式概括。他以生动的笔调写道:

  我们趁在等电车的时候,时常可以在穿一身蓝布小衫的工人的嘴里,听到在哼着《泗 州调》(略)的“哎——哟,哎——哟”(略)的声音。跑到只几个姑娘们在“扦箬叶”的 小工作场上,她们有的时候竟整天介在《正月里来是新春》地哼着。“我们在楼上……”(《孟姜女》底谱子)的声调送来。跑到街上去,那批叫花朋友,空闲着便在唱 “小小无锡城吓,盘古到如今……”(《无锡景致》)了。去年战争时,卖小书的朋友把 新编的江浙《战争五更调》等在街上唱介起劲。到我们乡下去一看,那位有阿Q性朋友 “小鬼阿猫”到热天专门在桥“浪”(即“上”也)拉高了喉咙,唱他的“姐在呀,房中 呀,打牙牌,……”(《打牙牌》)。乡间识几个字的小姐们,在枕头边,床面前桌子抽 斗里或香烟匣子里,总放着些“小调”书;有的时候,也低声地唱唱哩。至于“捏铁把 柄”(我乡“农人”称呼也)朋友,他们和“文明世界”太隔离,所以唱的“山歌”也另 是一派,大约是“小长工”、“老长工”、“断私情”、“结私情”之类……

  这段在当时众多论述中显得十分新鲜的文字,或许正由于能把“叫花子”和离“文明 世界”太远的“农人”称朋友,于是才对“民间歌谣”的风貌做了可说是极为传神的勾 画:不仅有人物、有场景而且还有唱词、有曲调;夹叙夹议,真切可感。在被“略”的 部分中,其实际还对所描述的对象作了细致说明,比如原文的“哎—哟,哎—哟”之后 ,就用括弧加注的方式,补充道:“声辞里的‘哎哟’这么唱的,据我所知,实是‘泗 州调’底一个特征”;在《无锡景致》的后面,解释说“叫化朋友底真正所谓《讨饭调 》,听说也有种种调子的,但不详。”接下来,文章的作者先续表一番感叹——“大哉 ,民歌之普及民间也,荡荡乎,我将怎样说它比红楼、水浒、诗经、楚辞底势力大得万 万千也?”然后才开始对何谓“民歌”试作概括,言“民歌”就是:把一种大家共感的 感情,用声音自然的言语-文字表现出来的东西。[4]

  不过,在同一时期从理论上对“歌谣”加以系统界说的,当数朱自清和他开讲的“歌 谣”课程及其延伸成果《中国歌谣》。1929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的朱自清开设了“ 歌谣课”,因在当时保守的中国文学系里属“首开”之课,“在学程表上显得突出而新 鲜,很能引起学生的兴味”(浦江清语)。课程前后持续了大约三年。尽管当时授课用的 讲义《歌谣发凡》中经铅印本《中国歌谣》的增补,在二十年后才正式出版,其对“歌谣”含义的理论梳理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的印象,一是见于朱的弟子王瑶等人后来的回忆,一是见于几代同行的称赞评说。有的视其为中国“歌谣学”的奠基作品 [5](P52),有的则称之为“民间文学课程的发端”[6](P79)。

  朱自清对“歌谣”的界说,先是从汉语的字面意义上进行梳理,指出中国所谓“歌谣 ”的意义向来极不确定,不是合乐与徒歌不分,便是独创与群作不明,大体只能是指“ 口唱及合乐的歌”;接着以“五四”为界,认为“我们”对于歌谣的正确认识始于其时 。参照西方学者的论述,此种关于歌谣的“正确认识”与“民歌”(folk-songs或people's song)一词最为切合。其中的“民”,指不大受文雅教育的社会;“歌”则指 不以印本形式留存,而只“在民众口里活着”的群体传唱。在1928年为罗香林《粤东之 风》写的序里,朱自清也强调过“歌谣”的特点在于“唱”,而惟其“以声音的表现为 主”,故“真正的民歌”字句大致都很单调,仅供耳听,难以文传:佳处只在声音,不 在文字。

  据今人考证,朱自清虽不受后来总结“歌谣学运动”的主流论说重视,甚至显得像一 个歌谣学运动中的“背影”,但在其登上清华大学讲堂首开“歌谣课程”的前后,显然 是认同并接受了该“运动”基本主张和做法的。[7]朱自清的同代好友、为其著写跋的 浦江清曾在日记中写道,“佩弦(朱自清字)方治歌谣学,从周作人处借来数种书研读” 。而从《中国歌谣》里对当时歌谣研究界相关论述的大量参引和深入评述来看,朱自清 对“歌谣”含义所作的分析和判断,应当说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这样,既然“歌谣”属于底层民众的口头传唱,没有文字传承,又不受正统官书重视 ,长期消隐在民间社会看不见的日常底层之中,所以要想研究的话,首要任务只能是先 行采集——若无材料的齐备,所谓歌谣研究只能停留在“好事者的谈助”之上[8](P63- 129)。也就是说,要想真正认识民众,就得了解“民情”(folklore),而要了解民情, 就得去采“民歌”。

  可见,从“民”的发现到“歌谣”的采集,“歌谣学运动”的参与者们实际走着一条 由“民”而“学”,又由“学”而“民”的循环往返之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国家文学信息网 2006年09月13日

上一条: ·[叶隽]留德一代的德国学术史观
下一条: ·[董晓萍]大学圈中的学报效应
   相关链接
·[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
·[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李传军 罗含]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吕乃华]理顺民间资源 做强民俗文化
·[李静]学术、文艺与政治的分殊·[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
·[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王加华]江南与华北面食上的舌尖差异——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中心的分析·[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
·[任大猛]民国报纸:打倒春节!喊“恭喜发财”就是“反动派”!·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 41位专家受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