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王文宝]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学创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作者:王文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5 | 点击数:4169
 


  【摘要】1918年到1926年,是我国民俗学运动的发端与开拓时期。1918年2月1日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发起了歌谣学运动,至1922年周作人在北大《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说, “歌谣是民俗学上二的一个重要资料”,已把北大的征集歌谣运动视为民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收入《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策奇:中国民俗学开倡时代的致力者
下一条: ·[王文宝]常惠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贡献与台湾出版的“俗文学丛刊”
   相关链接
·[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余玮]“物”与民俗学史叙述
·[唐璐璐]“在民间”:中国民俗学的“位置”回归·[宋博文]数字时代的非遗研究刍议
·[李佳益]民俗学史中的性别维度·[何世华]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构建中国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打牢坚实基础(结合长春市实际)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7-8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5-6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2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1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