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吕微]民间文学需要统一的学术目的
——《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七人谈
  作者:吕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07 | 点击数:4232
 


  如果从1922年《歌谣》周刊创刊算起,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运动乃至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艰难历程,或者换个说法,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始于运动而成于学科,亦即作为学科的学术总是与作为运动的学术若即若离、分分合合,真是成也运动,败也运动。对此,《歌谣》的创刊者似乎早有预感,就在《发刊词》中宣布了歌谣运动的两个目的:学术的和文艺的。学术的目的当然是纯粹理论的、自为的目的;而文艺的目的则是实践的、他为的目的,即服务于民族国家的建设和民主社会的建构。借用康德的说法,就是理性的理论运用和理性的实践应用这两个目的。可以说,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始终就在这两个目的之间徘徊,或者偏向于理论,一旦走向极端,就有脱离实际之弊;或者偏重于实践,如果不加警惕,就将难免实用之嫌。

  现在,如果我们把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视为一个有着自身目的(这个目的当然是学术共同体的合力所造成)的发展历史,则学术共同体“合目的”的共同倾向就是重新统一曾经或始终自我分裂的学术目的,将两个目的合为一个目的:自为地实践的目的。而这样一个合二而一的目的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实现的,也就是说,无论从民间文学-民俗的主体(俗民)还是从客体(作品和行为)方面说,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理论研究的经典成果经常是对民间文学-民俗主体及其客体的否定,而这种否定,恰恰又是与本学科的学术运动之他为的实践目的所贡献的“国民”、“人民”等概念相呼应的。因此,民间文学-民俗学自为的实践目的,从学科发展的逻辑理路来说,就是要证成,从传统“俗民”的概念中能够自为地生发出现代“公民”的自由概念,而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证成,传统的民间文学-民俗作品和行为中的自由条件,我们也就证成了“俗民”概念的自由性质。而这正是作为自为的学科而不是作为他为的运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自为的、实践的学术目的。

  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其间,作为学科的学术总是受制于作为运动的学术,尽管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术起源于作为运动的学术,但是对于学术共同体来说,理想的学术始终应该是作为学科的学术,但却不是价值无涉、道德中立的学术,而是有其自身的自由前提,而这一自由的前提,我们曾将其托付于学术之自为的理论目的,但最终证明这种做法是虚幻的,即,自为的理论目的不得不受制于他为的实践目的。现在,如果我们把自由的学术理想托付于自为的实践目的,结果又将怎样呢?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学术行动而期待着!谨以此纪念《歌谣》周刊九十周年诞辰。


  吕微(1952- ),山东莱芜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陶阳]《歌谣》周刊的“规矩”要继承
下一条: ·[施爱东]民俗学的“变”
   相关链接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
·[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曾越洋]喝彩的“污秽”和认知构建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程梦稷]是谁作此预言签:民间文学视野中的古代谶语歌谣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