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吾侪肩负千秋业──记民间故事研究家刘守华教授
  作者:李华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6 | 点击数:6213
 


  刘守华先生,湖北仙桃人,1935年8月出生。毕业于华中师院中文系,留校任教。他是我大学的老师,讲授现代文学中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因为他毕业之前就在《民间文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在中文系属凤毛麟角,引得怀有“文学梦”的学生们啧啧钦羡,如同当下的“纷丝”们。

  1956年,中国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高校师生群情激动。刘守华选定了新兴的 “民间文学”学科。当时算是“冷门”。把进军的方向、目标定于此,这既是冒风险的决定,也是有眼光的选择。风险,可能在学术生涯中寂寞一生;眼光,兴许物以稀为贵,能登攀学术上的辉煌。刘守华通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满腔热情,不断探索,开拓不止,耕耘不息。甘于寂寞而终不寂寞!

  50多年来,刘老师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有关民间文化的论文、随笔300多篇,出版学术论著 《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比较故事学》、《故事学纲要》、《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故事史》、《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文化学通论》、《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等10余部;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精选》、《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与白庚胜合作)等多部。硕果累累,术有专攻,蜚声中外民间文学学界。“在小学科中做大学问”。民间文艺大家钟敬文先生曾语重心长地为他题词:“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其博雅襟怀、担当和奉献精神,感人至深。

  刘守华老师位至华中师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却为人极谦和,忠厚少见,对同事、对学生从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在多次会议场合上,我叫他“老师”。他总是对身旁的人说:“我们是同学,算学长。”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刘老师不忘记我这个学生,每有大著问世,总赠送一部。记得最早赠送的一本是 《谈革命故事的写作》(湖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以后再托人带给我 《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一部厚重的大书;2009年11月,在 “兴山昭君文化高层论坛”会上,还赠送一部《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年增订版)。去年五月端午节,他应邀出席“屈原文化理论研讨会”期间,我去拜望他,又持赠新著《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

  《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系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文库之一,这是刘守华先生30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的结集,也是他的心血的结晶。很多文章观点发人之所未发,写人之所未写,从而闪烁出思想和学术之光!比如,通过对孙家香讲述的二三百个故事的分析与研究,概括出三个鲜明的特征,充分肯定其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以及它对研究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笫一次向中国与世界推出一位 “清江流域的女故事家”, 她的名字叫孙家香。由此,孙家香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漂洋过海。回想在长阳文代会上,我笫一次听到肖国松先生收集的孙家香故事的录音带时,那亲切感人的情景至今还留在脑海里。

  刘守华先生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潜心于民间文学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除了他的治学方略正确,选准一口“油井”(民间故事);而最值得我赞赏的是,守华老师五十年如一日,一往情深,孜孜不倦,专注专业,坚持把“油井”打深。这种深挖井的坚韧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风范!他有生之年,仍让人期待无比。

 

  文章来源:三峡晚报 2011-03-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钟敬文的民俗学情缘[光明讲坛]
下一条: ·海南民间文艺专家符策超与八部文艺志书
   相关链接
·[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叶冰洁]六朝隋唐“凶宅捉怪”故事的叙事动力
·[杨茜]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故事的诗学研究·[谢亚文]欧美民间故事女性讲述研究谫论
·[谢红萍]流动与型构:古渔雁民间叙事的生成逻辑·[武诗瑶]对话体网络民间故事的存在形态、叙事结构与互动机制
·[王华]叠写与融入:民间故事文本的社区再造研究基于赣剧《柳母传》创作与演出的田野调查·[葩丽扎提·阿地里]阿尔泰语系民族“ATU315A型”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与文化阐释
·[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那木加甫]拟人化叙事与多物种的生成性共生
·[孟宇卿]刘守华先生:诗意乡土中的故事学织锦·[毛佳艺]东亚两兄弟型故事比较
·[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焦文鑫]从口头到书面:胶东民间文化研究者对王懿荣名人故事的搜集整理研究
·[郭丽君]从口耳相传到银幕呈现:民间故事影视化改编的多维审视·[程冰]观众视角下民间故事的跨媒介讲述及意义再生产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