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夏天]志怪小说中的“梦空间”
  作者:夏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7 | 点击数:9336
 

  梦中的物品

  在影片中,图腾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创意。因为盗梦者很难分辨究竟身在现实还是梦境之中,所以需要一个私人的小物件帮助自己,比如Cobb的图腾是个陀螺。如果陀螺能不停止地转下去,违背物理常识,就说明还是在梦中。不过,这个图腾只能在意念中出现,所有的梦都不能改变现实的物理世界。

  不过在志怪作品中,物品在阴间和阳间穿越的事情倒是很普遍。同样是在《西游记》中,也有通过做梦实现物品穿越的例子,第三十七回中,死去的乌鸡国国王托梦给唐僧,请求他帮助自己,并且在梦中给他留下了信物,等唐僧醒来,发现屋外的台阶上真的放着一柄金厢白玉圭。

  当然,由于处在两个不同的空间,有些物品是不能通用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纸钱,在志怪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鬼带着钱在阳间花用,可是商家后来往往发现收下的那些金元宝、铜钱都成了纸钱。除了钱,梦中的饮食有时也很可疑,《夷坚志乙志》卷四“殡宫饼”条说的就是梦中的饮食问题,有兴趣的可自行翻检。

  志怪作品中的梦,与《盗梦空间》对梦的阐释可能有少许相似之处,但两者是没有太多可比性的。一方面,我们总想在美国大片中寻找“中国元素”,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喜欢生吞活剥“西方元素”。记得在《哈利·波特》系列走红之后,国内的模仿作品中,巫师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骑着扫帚在飞。恕我孤陋寡闻,在志怪作品中我真的没有看到如此具有异域色彩的巫师。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0-09-19 04: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葛兆光]隔岸观澜:读东洋书杂记之三
下一条: ·[邴正]从文化哲学到文化人类学
   相关链接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
·[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马梦莹]后土图像身份判断新论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李梦]从神女到女神:中国女性神灵的变相
·[郎雅娟]图案的比较与阐释·[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
·[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孙宇梦 沈昕]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情民谊重构路径探索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黄亚欣]宣卷艺人班社在仪式活动中的功能阐释·[郭倩倩]中国故事形态学的研究向度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
·[殷梦弦 罗晓欢]乡绅贾儒珍以书法为媒介的“乡村治理”活动研究·[吴南]乡村振兴背景下阐释庙会信仰实践的社会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