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以欣:《神话与竞技──古希腊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赛会起源》
  作者:王以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2 | 点击数:15829
 


神话与竞技:
古希腊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赛会起源

作者:王以欣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天津人民
·页码:40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20105807X/9787201058078
·条形码:978720105807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在古代民族中,古希腊人的竞技体育活动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记载,不仅保留在古典作家的论著和出土铭文中,还生动地再现于造型艺术中。米隆的“掷铁饼者”、波吕克利托斯的“束发的运动员”以及吕西波斯的“刮汗污的运动员”,都是古典时代雕刻艺术的高不可及的范本,而那些表现各种运动题材的典雅的黑绘陶和红绘陶,不仅诱发我们的思古之幽情,也为研究古希腊竞 技体育提供了最生动直观的史料。而无论在文献还是瓶画中,竞技主题常以神话形式表现出来,或为生动的故事情节,或为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形象。这些情节和形象不是面壁虚构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幻化,因而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是研究古希腊竞技的重要史料。此外,古希腊的竞技体育始终是古典宗教活动的有机部分,与古希腊人的多神信仰密切关联。因而,神话与竞技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在幻化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中寻觅古希腊竞技体育的风貌,领略其文化的美和精髓,是笔者的创作初衷。

 


作者简介

      王以欣,物理学学士、历史学博士,古典史学者兼神话学者,曾发表《寻找迷宫:神话、考古与米诺文明》、《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等学术专著,并在《世界历史》和《历史研究》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史前希腊的体育运动
 米诺人的体育运动
 迈锡尼人的体育运动
 荷马时代的体育运动
第二章 奥林匹克赛会的兴衰
 神圣的奥林匹亚
 神话的起源
 奥林匹亚的早期历史
 赛会管理机构和执法情况
 祭礼和赛事安排
 晚期的历史及其衰亡
第三章 古希腊的其他赛会
 皮提亚赛会
 尼米亚赛会
 地峡赛会
 泛雅典娜节赛会
 拉里萨的赛会
 斯巴达当地流行的比赛
 阿尔哥斯的“赫拉节”赛会
 提洛岛的赛会
 厄皮道鲁斯的“医神节”赛会
第四章 “裸体竞技”项目
 赛跑
 五项全能运动
 拳击
 摔跤
 搏击
第五章 马赛项目
 马战车和骑术
 马和战车的神话
 赛车与赛马
第六章 其他运动健身项目
 游泳与潜水
 航海与划船
 射箭
 球类运动
第七章 古希腊的女子体育运动
 神话与现实
 斯巴达女子竞技
第八章 体育设施与训练
 体育场馆
 体育训练
第九章 理想和现实中的运动员
 运动员的荣耀
 运动员与武士
 运动员的职业、出身与生活
 运动员与艺术
结语
注释
附录1 古典文献
附录2 现代西文专著参考书目
附景3 译名对照和解释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以欣:《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一条: ·巴·布林贝赫:《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卢秋彤]作为仪式的游戏·[刘雪瑽]制造“神话”:近代中国的文化翻译与知识重构
·[刘天一]中国古代旱魃神话的改造与民间暴力禳旱观·[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