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瞿明安]论象征的基本特征
  作者:瞿明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21808
 


  【摘要】文章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象征的群体性、主体性、多重性、时空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特征做了相应的概括和分析。其中群体性是指绝大部分的象征符号都反映了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主体性是指任何象征符号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是通过人这一主体来具体操作的;多重性是指某些重要象征符号的表现形式与意指对象之间存在着多重的组合关系;时空性是指某些特定的事物和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才具有象征意义;传承性则是指象征符号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者认为,认识和7解象征的基本特征,对于开展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象征人类学 象征符号 象征意义
  作者瞿明安,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

   
  象征人类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学说,与文化人类学的其他理论流派相比,既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共同的地方在于,象征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其他理论流派都把文化作为自身研究的主要对象,从整体上关注人类文化在不同社会中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之处则在于,象征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其他理论流派对文化本身的理解以及研究人类文化的角度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在文化人类学的其他理论流派中,古典进化论、文化传播论和新进化论主要关注的都是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机制和法则;历史特殊论和文化功能论分别研究文化在各个不同社会中的特殊价值和社会功能;文化与人格学派重点研究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群体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而法国社会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则主要研究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事实和二元对立结构。象征人类学虽然也关注人类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但却把文化视为一种能够传递信息和表达观念的象征体系,从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不同社会中各种文化象征符号所包含的多重意义。这是象征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其他理论流派在研究人类文化方面的根本区别。
  象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通过采取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以某些客观存在或想像中的外在事物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东西,来反映特定社会人们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抽象概念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象征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任何一种象征都是由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两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复合体。其中象征符号是象征意义的表现形式,它们大多以外显的或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显现出来,是人们储存意义的媒介或载体,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任务,属于象征体系中的表层结构。而象征意义则是象征符号所反映的内容,即隐藏在象征符号之中而被人们传递出来的文化信息和密码,代表了人们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和寄予的期望,属于象征体系中的深层结构。象征符号与象征意义之间形成了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在象征这个整体系统中处于特定的位置,并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象征人类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分析人类社会不同群体中各种象征符号与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它们来研究象征在人类社会中具有的特殊价值和重要作用。
  著名象征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曾对仪式象征符号的基本特点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仪式象征符号具有浓缩性或多义性、统合性和两极性。有的中国学者完全承袭特纳的这一观点,并将其视为象征的基本特点。还有的学者则在特纳仪式象征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认为象征的基本特征包括双重性或两极性、浓缩性、多义性、变异性和族群性。笔者认为,特纳对于仪式象征符号基本特点的概括,主要是根据他本人对恩登布人仪式象征的调查总结出来的,虽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恩登布人仪式象征的基本特点,但其中的某些概括(如象征的统合性和两极性)仅仅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而在世界范围内则不具有普遍性。要认识人类文化中象征符号的基本特征,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民族的狭小范围,而应该开阔视野,将思考的对象扩大到世界民族文化的宏观背景中来。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象征的群体性、主体性、多重性、时空性、传承性等基本特征做了相应的概括和分析,以便为人们开展各种具体的象征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认识视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论荆楚文化的地域特性
下一条: ·[左洪涛]今文《诗经》之《齐诗》传授考
   相关链接
·[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马晴]从食俗到节庆
·[李雄锋]神化和俗化:南狮“点睛”仪式的象征意义与应用逻辑·[张举文]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
·[肖海明]试论清代《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叙事结构和象征意义·[晏周琴]甘肃省莲花山地域多民族共有的泉神信仰及象征意义
·[雷米·马修]昆仑山在先秦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与现实之美·[才贝]论后藏“望果节”仪式结构及象征意义
·[袁泽锐]象征人类学视阈下的开光仪式探析·[荣新]丧葬纸扎的源起及其象征意义
·[郑书京]韩中茶文化内在数字的象征意义·节日文化建设应尊重民众文化主体地位
·[孔祥涛]救主、仁君与长生之源:明清以来民间教派的太阳神·[何彬]论中日正月食品的象征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