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GSCAA学术讲坛]乌丙安:艺术的民俗文化根基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术讲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5-22 | 点击数:4683
 


·学术讲坛·

题目:艺术的民俗文化根基

主讲人:乌丙安

时间:2008年4月14日  地点:研究生楼6206教室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讲座纪要】

  乌丙安教授于2008年4月14日下午在我院作了《民俗学文化的根基》的主题演讲。


  首先,乌教授提出民俗学学习的方法:一是“眼睛向下”,即必须走向基层,走向田野;二是要“打开视野”,即学识要广博,思路要开阔。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创新由我们的传统而出,而不是跟着西方走;同时珍视传统文化,也是一场唤醒民族记忆的运动,否则,文化记忆的消失就不可避免。


  当前我们的传统还有太多的东西没有得到挖掘,如峡江号子、戏曲中的传统技艺等。因此,遗产需要进行深度的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应注意文化背后的特定意义。比如“玛祖崇拜”,玛祖的出巡、抢教以及其前后的相关仪式都有特定的意义,是一种仪式,代表着一种民族民间信仰。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中没有无缘无故的“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舞”。中国的艺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这个农业文明的国度里,艺术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对天、地的崇拜和信仰。


乌丙安先生正在讲座

  第二,对于现代性,乌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现代化在为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矛盾和困惑。他非常感慨地讲到:“现在,人们已经不敢喝水了,而是要买水喝了,因为已经没有那些让我们放心的、随时就能捧起来喝的清澈的小溪了……难道发展只能通过破坏来获得吗?”面对中国当前流行的“洋”节日,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乌教授认为:在中国,它们已经被经济挟持而极度地变形,并且让我们忽视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记忆,失去了我们自己的信仰根基。
 
  第三,关于信仰问题,乌教授认为信仰应该受到尊重。对“信仰”的态度不能走向误区,不能因信仰对象的存在与否,而否定“信仰”本身,比如中国人对“龙”的信仰即是如此。在文化的态度上,中国人历来存在“宁信万神之能,而非信万能之神”,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现象,能够海纳百川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记住:一个民族深厚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力量。

  乌丙安教授认为:艺术的震撼力来自于民俗的基础和文化的底蕴,来自对祖先的崇拜,对天的崇敬,而不是来自表面的技巧。传统的五声、五音、五器、五行体现的就是天地人相互契合的问题。如果缺少了这种文化底蕴,艺术表现就变得苍白无力,这也是当代艺术缺乏震撼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文化底蕴又与我们的节日、庆典分不开,因此,需要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对于那种民间所谓的“神秘力量”,我们也不应轻易指责,急于给其扣上“素质太低”、“迷信”之类的帽子。

  第四,乌丙安教授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时,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例如:在对苗族“鼓”的认识中,有些研究忽略了其背后“信仰”的存在。实际上在苗族看来,“鼓”(包括其中的制鼓工艺、形状以及演奏等)体现着其“祖先崇拜”和“图腾信仰”,他们认为祖先的“魂”就在“鼓”中。乌教授还从甲骨文“鼓”字的文字学意义上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点。另外,乌丙安教授及时提醒我们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还要注意“泛图腾主义”的倾向,不能一看到一些图像就大呼小叫,以为发现了图腾,因为并非“图”就是“图腾”。这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现存的神话传说、文献、考古发掘等各种资料信息中挖掘,才可以弄清传统艺术所蕴含的象征性,弄清其背后的那种信仰。

  在谈及“方言”的问题时,他认为这也是一个认真研究和保护的方面。他谈到:可以试想,民间艺术中那些与语言结合紧密的音乐形式,如天津大鼓、苏州弹词等,极具艺术魅力,但是如果“方言”不存在了,这类的很多艺术也就不存在了。

  最后,乌丙安教授鼓励中国研究院的学子们通过艺术的手段和方法把我们传统文化的底蕴挖掘出来,以实现我们文化的复兴;同时指出,不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挖掘,还要使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服务于全人类。

 

  [附]乌丙安教授简介: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最高资格会员(全世界78人我国仅2人)、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民间叙事创作研究协会(ISFNR)会员、德国民族学会会员、日本口承文艺学会会员。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GSCAA学术讲坛]田仲一成:中国戏曲文学在祭祀仪式中产生的过程
下一条: ·[网聊]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与民族志方法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明静]淄砚考
·[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
·[卫才华 冯晶]新中国成立前后曲艺宣传的艺术机制与话语嬗变·[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