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少数民族人名地名的拼写
  作者:张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11-30 | 点击数:7004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公司给山东烟台的一家韩国企业做中、英文网站,由于网站内容比较少,很快就做完了,并移交给该企业。没想到第二天,我收到该企业韩国经理的一封邮件,说在网站的英文部分,所有韩国职员的姓名,都是用汉语拼音拼写的,而不是用韩语拼音拼写的,比如“金泽株”,汉语拼音是Jin Ze Zhu,韩语拼音则是Kim Taek Su。这位韩国经理认为我这种做法很不妥,实际上是把朝鲜民族看成了中国的附属民族,是一种linguacolonialism(语言殖民主义,笑),他要求我立即改正过来。这件事之后,我对汉语圈国家的人名、地名,以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名、地名,都特别注意,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这是因为昨天有一位西藏旅游网站的网管,用英文写了一篇网站简介,想请我修改一下,然后放到他的网站上。我看后,回复他说:确实有几处小错误,我都替您改过来了,不过,有一个原则性错误,我应当跟您讲一下。在您的译文中,所有西藏的地名,都是用汉语拼音拼写的,比如拉萨市内的八角街,您拼成Bajiao Street,而按照藏语拼音的拼法,应当是Bharkor Street,类似的地名还有:

  ①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

  ②大昭寺:Jokhang Temple

  ③罗布林卡:Norbulinka Monastery

  ④哲蚌寺:Drepung Monastery

  ⑤甘丹寺:Ganden Monastery

  ⑥色拉寺:Sera Monastery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觉得我是在没事找事,其实这里面有很严重的政治问题。各位都知道,中国有一些民族分裂势力,比如藏独、疆独组织,一直攻击中国企图灭绝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用汉语代替少数民族语言。假如我们用汉语拼音来拼写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名、地名,岂不是正好给这些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一个口实吗?因此国家规定,拼写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名、地名,如果该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则应当用少数民族语言的拼音拼写。上面提到的西藏旅游网站,恰好还是政府部门办的,因此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我以前曾写过一个帖子,介绍语言学的政治性,其实我们搞英语翻译,同样涉及政治性,只不过许多朋友没有意识到罢了。另外,这个帖子中,有一点点政治说教,各位不必介意。

(来源:万千英语族 作者:张宏(info@italian.org.cn) 英语点津姗姗编辑)
 

  文章来源:英语点津2007-11-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2008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旅游指南
下一条: ·中秋节的来历及饮食习俗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王涛]《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修订刍议·[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