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乔天一]古籍文献中的北京岁时
  作者:乔天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2-24 | 点击数:5413
 

  编者按:记载北京岁时景象的古籍文献颇为浩繁,但又往往不为今人所知。导致本地虽有丰富的岁时文化因素,当代北京人却往往对其不甚了了。北京岁时系列是一部为学术研究而编纂的资料集,包罗古籍、报纸、歌谣、俗曲等前人所不措意的各种文献。从晚明到晚清,北京的岁时风俗变迁——“四时风物月华中”,大致可现。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先秦时期,今天的北京地区就建有一座名为“蓟”的都邑,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的燕国都城。秦灭燕后,蓟城虽然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却仍是北方的一座核心城市。由汉至唐,因而未改。五代时期,幽蓟之地入北,辽太宗以之为南京,号为幽都府,后改称析津府,又称燕京。金朝灭掉辽和北宋后,鉴于原都城上京会宁府地方僻远、气候苦寒,遂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大兴府。及至元世祖忽必烈时,又在中都附近大兴土木,起建大都城,作为新都,也就是今天北京城的雏形。这么算来,北京的人民在燕山脚下、永定河畔的这片土地上生活,前后总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里,北京经历过金戈铁马、边声四面的战乱世道,也赶上过重译款塞、九有来王的太平盛景,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日中为市、男耕女织的平凡日子。此城坐落于燕山与太行山的怀抱之间,往北是游牧民族聚居的边塞之地,往南则是人文綦盛的礼乐之乡,两种文化在北京融合,形成了北京人特有的性格:热情,大方,眼界广,“讲究”多。特别是在过日子方面,一年三百六十日,哪天该干什么,北京人总是记得一清二楚,说得头头是道。

  比如说,正月十九,在大多数地方的人看来,都是一个没什么特别的日子,然而如果您问“老北京”这天有什么说道,他们多半会告诉您:“这是燕九节呀!您不上白云观‘会神仙’去?”您看,元宵刚过完,北京人又给您弄出个“燕九节”来,有意思不?

  又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是我国民间常有的说法,并非北京特有的节日。然而在北京,关于“二月二”也有一堆要注意的:首先,这一天妇女是不动针线的,说是怕伤“龙目”。其次,这天吃饭也有很多名目,吃饼要叫吃“龙鳞”,吃面叫吃“龙须”,吃饺子叫吃“龙牙”,吃米饭叫吃“龙子”……总之,一切都跟“龙”有关系。搁在别处,可没北京这么多说道。

  其实,这也不能怪北京人瞎讲究。首先,北京地区四季分明,何时春来,何时入夏,大家都很清楚,季节更替容易给居民留下深刻印象。且旧时不像今天生活条件优越,想吃些好的,穿些好的,往往要借着过节的由头,而随着季节变化“过节”,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时间久了,这种“顺时而动”的岁时文化就成了本地文化的一部分。其次,北京在历史上先是边镇要地,后来又是帝都,不仅市井繁华,而且人文荟萃,每当季节交替之时,公卿贵戚、文人雅士辄有游赏,如春游满井,夏看洗象,秋登窑台,冬观冰嬉,给北京增添了很多热闹,逐渐就成了习俗。除此以外,北京历史上又是诸多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些名人留下的事迹、佳话,乃至被后人附会出来的传说,都成了岁时文化的一部分。如正月十九日白云观“会神仙”,就是因为俗传丘处机“成仙”之后,每到这一天都会“临凡度世”,北京人去白云观,为的就是凑这个热闹。像这样的节令,大都是北京特有的讲究,有着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

  经过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北京的岁时文化可说是非常丰富的。不但从正月到腊月,每个月都有一些特殊的节令;而且就现在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看,从辽金到明清,乃至到了民国,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好尚。更难得的是,同是一个节,往往官家有官家的过法,民间有民间的说道,这就更加凸显了北京岁时文化的丰富多彩、底蕴深厚。

  可惜的是,记载北京岁时景象的古籍文献颇为浩繁,但又往往不为今人所熟知,导致本地虽有丰富的岁时文化因素,当代北京人却往往对其不甚了了。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姑以本篇小文抛砖引玉,简单介绍几部关于北京岁时文化的古籍文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读者和作者对北京岁时文化的重视。

  一、北京岁时文献的概况

  说起与北京岁时有关的古籍文献,自然是非常浩瀚的。唐、五代以前,相关资料还比较稀罕,自辽代将此地定为“南京”以后,就渐渐丰富起来。一方面,辽人自然会记录本国的社会风俗。这些文献虽然如今大多已经佚失,但在《辽史》里还保存下来一部分。另一方面,宋辽之间既有交战,又有使者往来,因此使者回国后往往会将见闻笔之于书。这些散见于笔记和文集的材料,也给我们了解辽代北京的岁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到了金代,情况又有所不同。辽代的南京只是五京之一,皇帝四时捺钵往来,定期停驻,并非完全的统治中心;金代则自海陵王完颜亮起,就彻底徙都于燕,称之为中都大兴府,在这里设官立朝,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达数十年之久。故而相对辽代来说,金代官私文献中记载燕京风俗的更多、更全面。比如说,当时文人名士的诗文集中就有很多关于贵人击球、射柳,民间放偷等风俗的记载,而且往往描写颇详,比起辽代的文献记载来,显然进步很多。但到蒙古兴起之后,金国在军事上长期陷入不利局面,不得不迁都开封,中都大兴府由金代的国都变成了蒙古的燕京路总管府治所,人物凋敝,城邑荒残,也就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当地的岁时文化了。

  四十年后,时局又发生了变化。元世祖忽必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元”,将国都迁至新建的大都城。自此以后,北京重新成为国都,对北京地区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记载也随之丰富起来,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化。元代著名文学家,曾“六入翰林,三拜承旨”的欧阳玄,就曾写过《渔家傲》词十二首,每首咏一个月份的北京风物,如其中的《正月》词:

  正月都城寒料峭,除非上苑春光到。元日班行相见了,朝回早,阙前褫帕欢相抱。

  汉女姝娥金搭脑,国人姬侍金貂帽。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这首词虽然篇幅不长,却涉及了京城正月气候、元旦大朝、以相抱为礼的习俗、贵家妇女衣饰、拜年,以及元宵节(“烧灯”)等与北京岁时文化相关的内容。尤其由于欧阳玄具有卓越的天分,故能将优美的笔调与丰富的文化信息相结合,使读者感到回味无穷,这是更难得的。我很想向读者们仔细推介绍这十二首《渔家傲》,可惜文章篇幅有限,只能姑举其一为例。好在欧阳玄的《圭斋集》依然存世,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关于元代北京岁时的杰作,就是熊梦祥的《析津志》。熊梦祥是江西人,曾任白鹿洞书院的山长,后来入都,历任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后以老致仕,隐居在今门头沟的斋堂村,致力于编纂《析津志》。这部书在明代中后期就已散佚,幸而《永乐大典》和其他明人著作中还有征引其书之处,故上世纪80年代,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曾就该书做过辑佚和整理工作,后由北京古籍出版社以《析津志辑佚》的名义出版。此书虽是残阙之本,但其中的《风俗》和《岁纪》两部分仍然保存了大量与元代北京岁时风俗有关的记载。如《风俗》记夏日宰辅游西山,名为“巡山”,以及京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的属官同赴通州,名为“巡仓”,都是后人初所未闻的。又如《岁纪》载二月八日游皇城、九月皇帝还京、十月开射圃的场面,以及每月太庙荐新的食品名目,也都有裨于闻见,足资谈助。

  元代以后,除明初的三十年外,明清两代皆定都于北京,关于北京岁时的文献愈加浩繁。据不完全统计,在明清两代的五百多年里,文献涉及北京年节习俗的,至少有一百六七十种之多。其中,纯以载录北京岁时胜景为主题的文献,就有《北京岁华记》《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京都风俗志》《春明岁时琐记》《春明采风记》等书,辟有专门章节记述北京风俗的,又有《万历顺天府志》《宛署杂记》《酌中志》《康熙大兴县志》《康熙宛平县志》《日下旧闻考》《光绪顺天府志》等十几种。北京岁时文献的丰富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更为难得的是,北京岁时文献数量虽多,也有彼此借鉴、影响之处,但各书之间却绝非简单的互相抄录、引用关系,而是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又根据自己的见闻与考据加以辨正。如《帝京岁时纪胜》与《燕京岁时记》,同为清人之作,同记北京岁时风俗,但一系雍乾全盛时期之著作,一记光绪渐衰时代之景况,虽同记一事,而盛衰自有差异。即如同记新春琉璃厂之景象,《帝京岁时纪胜》曰:

  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更有秦楼楚馆遍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

  《燕京岁时记》则曰:

  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列市半月。儿童玩好在厂甸,红货在火神庙,珠宝晶莹,鼎彝罗列,豪富之辈,日事搜求,冀得异宝。

  据此,则至光绪朝时,琉璃厂已无灯景可言,较之雍乾极盛之时,显然是要逊色一筹了。

  又如同为有关元宵节的记载,《帝京岁时纪胜》的说法是:

  十四至十六日,朝服三天,庆贺上元佳节。是以冠盖蹁跹,绣衣络绎。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

  《燕京岁时记》却说:

  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兵部灯于光绪九年经阎文介禁止)。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

  按“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即今前门外的大栅栏地区。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已经是北京著名的商业区。据清代中期的记载,每年一进正月,大栅栏商户白天做生意,夜晚张灯取乐,而灯景多与所营业务一致,算是一种宣传自己的手段。由于灯景之讲究与否,能够侧面映射商户的经济实力,故而各家多竭力营求,所制之灯争奇斗艳,为京城胜景。到光绪时期,大栅栏的灯景已无可观,转而以东四、地安门这两个较新的商业区,以及工部、兵部两衙门的灯景为盛,这无疑象征着大栅栏商业区的衰落。对于渐就衰落的清王朝来说,这样的景象并不是好兆头。

  上述的两例,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文献记载,以见北京岁时风物变迁的极好证明。像这样可供比对的记载,在北京岁时文献之中是极为常见的。无论是研究北京的社会风俗,还是仅对北京的年节文化感兴趣,北京岁时文献都不可不读。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12-23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陈民镇]尧舜之谜 ——重读陈泳超先生《尧舜传说研究》
下一条: ·[姜义华]礼敬人生——《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代序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雷伟平]民俗叙事:岁时节令习俗中避瘟叙事及其价值研究·[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孙宇飞]民间信仰与防疫·[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