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研究》2017年第4期(总第134期)
目 录
·学术前沿· |
|
|
布尔迪厄的“生活风格”论 |
刘晓春 |
5 |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 |
徐赣丽 |
16 |
作为“另一种生活技术论”的民俗学
——城市民俗学与经世济民 |
[日]小林忠雄 著
刘浅之 译 郭海红 校 |
27 |
|
|
|
·物质文化研究· |
|
|
世界-观:每个人的博物馆? |
[德]卡舒巴 著
包汉毅 译 |
37 |
文化迁变:卡舒巴城市文化思想评述 |
包汉毅 |
43 |
物质关系和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 |
孟凡行 |
50 |
“非遗”保护与手工艺类民俗的生活化特质
——以鲁西北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为例 |
荣红智 |
63 |
|
|
|
·民间信仰· |
|
|
先秦民间信仰与民神易位的反向衍进
——以兵学考察为中心 |
王 震 |
71 |
论隋唐五代民间信仰仪式的整合 |
李 浩 |
79 |
日本当代的穷神信仰 |
黄绿萍 |
90 |
|
|
|
·灾难民俗专题· |
|
|
现代中国的“亡灵”三部曲
——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遇难者的悼念、祭祀与超度问题 |
周 星 |
96 |
“祭祀”与“纪念”之间
——对“东方之星”事件“头七”公祭的考察 |
王晓葵 雷天来 |
109 |
从洪水神话到洪水叙事:
山西洪洞以灾民为中心的灾难叙事和社区重建 |
游自莹 |
117 |
|
|
|
·武术民俗专题· |
|
|
中国体育人的“原罪”身份
——基于文化学原理的中国武人后裔生存处境考察 |
路云亭 |
127 |
一种传统武力陋习的考察及对当代的警示 |
郑国华 |
137 |
社会组织和民间信仰:梅花拳不仅仅是一种拳 |
唐韶军 |
15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