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张海岚]喝茶还止语,别闹了
  作者:张海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9 | 点击数:6843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插图:作者(右一)在台湾深坑的一家40年的茶店内。

  茶圈里一直广泛流传着某大型茶会的神话,好像没有去过这个茶会,你就不是茶圈里的人。为了田野的需要,我也是够拼的,花了480“大洋”,抱着我一个“俗”人去大观园里看看别人都是怎么“雅”的心态,去争取“清新脱俗”了一把。

  茶会地点在上海附近某适宜居住的城市,这种“市”外高人的茶会的选址一般都是在城市的边缘,一个废弃的老工厂厂房里,主人花费巨资打造成了一个艺术馆或者博物馆的样态,因为地方太过荒凉,滴滴都不肯派车给我,心理阴影面积也是有点大。

  这种高逼格的茶会空间布置通常都是这样的:大挑高、大场面,半透明的布帘,和着对襟盘扣棉麻款的大师们一起轻舞飞扬,地上不规整的茶席处,随处看似随意地散落一些枯莲蓬、枯树枝以求得侘寂美学的境界,香炉香插里沉香檀香龙脑香,烟雾缭绕,周围插在地上的绿竹,伴着活水小泉的人造景观倒也不俗。人与自然嘛,在室内也要和谐共生。

  话说茶会是集齐两岸三地的茶空间的堂主、斋主和轩主们,各位小主们的标配是女的长发飘飘,男的手串佛珠。没有个对襟的褂子和黑布鞋真是不好意思出来参加雅集。

  我一个俗人,真是没见过这样的盛景,在时而清风明月时而金戈铁马的不同风格的茶席旁边溜达了半天,好不容易喝上了一口茶,刚想跟旁边的姑娘交流一下茶的口感,就被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提醒说,不好意思,这场是止语茶会。

  喝茶,还止语,你逗我吗?

  古往今来,中国的茶文化里,除了文人雅士在大雪夜跑到西湖的湖心亭上看雪煮茶以外,还没听说品茶不语之说,对了,那个张岱的初衷是去湖心亭上止语观雪,不过意外发现上面还有两位兄弟,于是呼朋引伴快意人生了。

  从东汉开始,茶,除了它的药用价值和宗教属性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是人际交流的媒介,所以那么多的故事发生在茶馆里,这里就是一个小社会。王笛通过解读四川成都的茶馆这个微空间来探讨茶馆作为一个个城市的细胞是如何解决市民的娱乐、休闲、就业、消息来源,甚至是公共热水问题的。大观园里的姑娘们也有雅集,她们的雅集吟诗作对,喝茶听戏,看似是玩儿,其实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域空间。

  所以,喝茶,止语,这也算是大陆当代茶会雅集的独创吧。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毛晓帅]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
下一条: ·[赵晓婷]田野体验:云南剑川考察小记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
·[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杨雨彤 胡燕]茶文化聚落中的都市民俗探析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
·[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