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沈胜衣]留下石榴,记取开花的田野
  作者:沈胜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6 | 点击数:4889
 


  古希腊神话世界,有如一片繁茂蓬勃的初生天地,处处奇花、累累异果,绽放着缔结着人神之源的传奇,且不断开出新花滋养后人:仅我书架上的“光荣属于希腊”系列,当中就有神话专著三十余种(不包括史诗、戏剧等),历来众多名家不断接力投入诠释演绎;如今,《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引进出版(熊裕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为这个神话花园又添一枚精妙新果。

  由美国童书绘本艺术家多莱尔夫妇撰绘的此书,其特色一是针对儿童的阅读,对繁杂的希腊神话谱系加以梳理,简练明晰;二是配上大量稚趣的插图,形象直观,因而深受欧美家庭欢迎。得书之后,我从私人趣味出发,翻检其中写到的植物——早几年去希腊圆梦的那个夏季,曾狂读希腊神话作热身,就特别关注过各种神幻的花草果木典故——以此作为一条别致的线索,“检查”该书的编写是否得当。答案是肯定的,在那远古人神混杂世界中出现的大部分重要传奇植物,这本连文带图不过180页的书中都写到了,作为一个热爱古希腊和迷恋植物的读者,我欣然认同。

  以这些植物为切入口,可窥见本书的精华。如最后一章“爱情之果与纷争之果”,用苹果的一个喜剧和一个悲剧,串连汇集几个故事(包括特洛伊战争那样的重大事件,以此作为全书压轴),堪称举重若轻的大手笔。如此用心剪裁拼接,巧妙过渡化繁为简,确实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被繁冗的希腊神话谱系绕晕的大人”,可轻松概览那片神奇的初生天地。

  至于另一特色插图,手头插图本的希腊神话书虽有不少,但这样现代亲子风格的大量配画,我架上只有一册《绘画本希腊神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可与之比肩。该书由希腊儿童作家阿纳斯塔西娅编写、希腊画家乔治·查拉斯绘图、前中国驻希腊大使杨广胜翻译——希腊风的原汁原味,是其最大亮点。它也是不错的通俗入门书,我当初读时还从中获悉一些感兴趣的植物消息。但不足之处是全书篇幅略大,且繁简详略之间的分寸不如多莱尔夫妇把握得好,可用冥王哈得斯抢亲、农神得墨忒耳寻女的故事来作一比较。

  话说珀尔塞福涅是谷物之神、收获女神得墨忒耳的爱女,有一次她在原野上采摘鲜花时,被冥王哈得斯劫到地宫强迫成亲。寻女不获的得墨忒耳悲伤愤怒,以其法力令人间荒芜,花木枯萎,五谷失收。众神之王宙斯惟有迫令哈得斯交出珀尔塞福涅,得墨忒耳与女儿得以欢聚,遂再次赐福大地重现生机。然而,由于珀尔塞福涅离开地府前吃了那里的石榴,中了冥界的魔咒,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必须回到阴间,那几个月便成了万物不能生长的冬天,而母女团聚的时间大地才重披绿装,开花结实。——这便是四季的由来。

  《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与《绘画本希腊神话》对比,一是后者还写了得墨忒耳寻女过程中无关宏旨的经历,冲淡了阅读的连贯;前者则砍去那些枝节,只保留故事的主体,一气呵成。二是得墨忒耳拥抱从地府中奔出的珀尔塞福涅这一情节的配图,后者画中背景依然是肃杀沉重的氛围,前者却浓墨重彩画出母女重逢之际,田野上鲜花怒放、麦浪滚滚,与上一幅插图描绘的冥界阴森场景形成鲜明比照,更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调动阅读的情绪。三是后者没有像前者那样,点明是因珀尔塞福涅不能全身而退才造成了季节之分。——仅从这个故事看,《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要优胜于《绘画本希腊神话》。

  还有一个细节,故事的核心关键,珀尔塞福涅不慎(一说哈得斯设计)吃下的石榴(一说石榴的果籽),《绘画本希腊神话》竟译作不明所以的“柘榴果”,这也许是排印之误吧。而事实上,石榴乃古希腊的重要植物,值得在这里谈谈。

  关于为何地府的石榴可致人不能恢复自由身,周作人在翻译古希腊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的注释中指出,吃了死人国土中的东西便不能回来,是古代一种民间信仰:“吃食也是一种契约。”至于为何在冥界诸物中(《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虽然简洁,但也写到地宫花园中还有各种诡异的杨柳等),要选石榴作为被迫定期履行妻子义务的契约,希腊索菲娅·N·斯菲罗亚《希腊诸神传》一言中的:“这是婚姻与生产的象征。”石榴因多籽而迎合人们的生育崇拜,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都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石榴在远古就传入希腊,公元前三、四世纪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植物学奠基者忒奥弗拉斯托斯所著《论植物的历史》即有载录。它是古希腊的神圣植物之一,竞技胜利者头戴的荣誉花环,里面最初就包含了石榴果;同时,它也是寺庙神殿和雕像的装饰物。(据希腊阿内塔·丽祖等《橄榄·月桂·棕榄树——奥林匹克运动象征植物》)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2016年06月29日13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谷羽]外国诗人写中国生肖
下一条: ·[许辉]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汉唐风土记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卢秋彤]作为仪式的游戏·[刘雪瑽]制造“神话”:近代中国的文化翻译与知识重构
·[刘天一]中国古代旱魃神话的改造与民间暴力禳旱观·[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