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张洪明]汉语“江”词源考
  作者:[美] 张洪明   译者:颜洽茂 邓风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6 | 点击数:23295
 
 
说明:本文全名为CHINESE ETYMA FOR RIVER,原载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ume 26,Number 1,January 1998,此处系节译,部分内容有删改,并获原载刊物及作者授权。
 
参考文献:
[1]J.Norman & Tsu-lin MEI,The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Some Lexical Evidence[J].Monumenta Serica,1976,(32):274-301.
[2] S.E.Yakhontov.Chinese Phonetics in the first Millenium BC[J].Problemy Vostokovedeniia,1960,(6):102-115.
[3]E.G.Pulleyblank.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J].Asia Major,1962,(9):58-144.
[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J].新清华学报,1971,(9):1-61.
[5]颜其香.佤汉简明词典[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
[6]周殖志,颜其香.佤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8]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9]毛宗武,蒙朝吉,郑宗泽.瑶族语言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10]王力.王力文集: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11]Henri Maspero.Etudes sur la Phon5tiqu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Annamite[J].Bulletin de l'Ecole de l'Extreme Orient,1912,(12):1-127.
[12]N.Bodman.Proto-Chinese and Sino-Tibetan:Data towards Establishing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A].Van Coetsem & Linda R.Waugh.Contributions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Issues and Materials[C].Leiden:E.J.Brill,1980.
[13]王力.王力文集:第18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1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7]毕沅,释名疏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8]王念孙.广雅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9]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20][日]高田忠周.古籀篇(Kochuhen)[M].台北:宏业书局,1975.
[21]郝懿行.尔雅义疏: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2]梁敏.毛难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3]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4]韦庆稳,覃国生.壮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5]喻翠容.布依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6)张均如.水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7]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9.
[28]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M].上海:中华书局,1941.
[29]罗美珍.试论台语的系属问题[J].民族语文,1983,(2):30-40.
[30]任美锷.东南亚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3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八[M].康熙庚辰年间(1700)水天阁刊本.
[32]李方桂.台语比较手册[M].火奴鲁鲁(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7.
[33]陶维英.越南历代疆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3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
(本文原载《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01期,第72~81页,文中图表、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鲍辛格:《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
下一条: ·杰克·古迪:《神话、仪式与口述》
   相关链接
·[祝秀丽]香骨生芳兰:浙江省海盐县秦兰传说浅析·[俞明雅]钱塘江潮患与治潮先贤的再发明
·[余静林 杨琳]共生理论视域下长江干流语言民俗的活态传承·[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
·[孙妍]口头传统与民俗主义的互动共生·[刘艺萌]革命中的女性记忆塑造
·[林美静 赵梦泽]地方技艺的空间生产:江苏大豆类非遗文化聚落生成探析·[姜新琪]当代城市节日的公共性传承
·[嵇晗]血液迷信研究:江绍原对本土身体经验的透视及当代重审·[何佩雯]礼俗互动视域下清水江流域禳灾礼仪与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杜小钰]石臼湖舞龙非遗的活态传承与长江文化精神特质研究·[陈姵瑄]江南“祈财类民间宝卷”故事主角的神人属性及其叙事特点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魏仕俊 郝祥满]人生如歌:川江号子里近代船工的三重世界
·[王嘉炜 宋昕曌]莆田涵江地区婚俗礼仪及其性文化隐含的调查·[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江帆]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内在逻辑
·[黄亚欣]宣卷艺人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与江南宣卷传承的自生性·[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