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口头传统与民俗主义的互动共生
— — 以都江堰“白蛇传说”的当代实践为例
孙妍
(云南大学)
摘 要:在全球化和非遗保护的背景下,口头传统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民俗主义为理论视角,以都江堰地区“白蛇传说”的当代实践为个案,探讨了这一经典口头传统如何被旅游产业征用、重构并赋予新功能。研究表明,白蛇传说经历了从地方口头叙事到全域旅游核心 IP 的转化过程:其一是历史的景观移植,青城山凭借道教圣地的文化基因,成功实现了传说从“峨眉”到“青城”的在地化重构,构建了“寻白素贞源”的新叙事;其二是科技的感官重塑,以《白蛇·一念青城》项目为代表,通过数字技术创造了多感官沉浸式体验,但也导致了本真性真实与建构性真实、深度体验与即时碎片化体验之间的张力;其三是文化的功能转变,传说从承载伦理教育的社区功能,转向服务于消费与娱乐的经济功能,衍生出诸多“泛民俗”产品。结论认为,旅游民俗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口头传统提供了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使其通过“体验式传承”在数字时代重获生机,也潜藏着文化深度消减与主体性让渡的风险。都江堰的实践表明,民俗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创新与调适,而非固守本质主义的“本真性”。
关键词:口头传统;民俗主义;白蛇传说;都江堰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