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范长风]与女神共居的乡村领袖
——甘肃洮岷地区青苗会会首与组织行为研究
  作者:范长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5 | 点击数:12245
 

  【注释】

  {1}康熙《岷州志·水利》。

  {2}李璘:《甘肃省岷县民间的湫神崇拜》,载《丝绸之路》1999第1期,第115页。

  {3}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柳博赟、卢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4}同上。

  {5}指身份处于模糊、不确定、临界和边缘化的状态和时间。见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 ~ 126页。

  {6}Mircea Eliade,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New York: Harcourt, Inc., 1987.

  {7}圣时是一年中被创造的若干个祭祀、纪念的日期。如初一、十五即民间祭祀的正日或神的办公日。年度周而复始,故圣时可以重现和找回,信仰者可以重复宗教体验。圣地亦为创造之结果。地点圣化后被赋予意义、象征和道德规范,圣地戒污染、破坏行为。

  {8}[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9}弗雷德里克·巴特:《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黄建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 ~ 132页。

  {10}[英]埃文思·普理查德:《努尔人》,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 ~ 219页。

  {11}同注{9},第36 ~ 37页。

  {12}范长风:《甘南高原上的族群合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13}调查资料,2006LQ0811。

  {14}调查资料,2006LQ0812。

  {15}甘肃省洮岷地区遗存着古老的湫神信仰,湫神即水神,湫池即湫神所居之处,是水之源,人们在此祈求风调雨顺、农事丰收。

  {16}调查资料,2006M1126。

  {17}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18}Margaret Drewal, Yoruba Ritu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19}[法]马赛尔·莫斯:《论馈赠》,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0}Annette B. Weiner, Inalienable Possession: The Paradox of Keeping-while-giv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范长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开放时代 2010年第8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衍文]前因后果,都写在脸上?
下一条: ·[李晓斐]现代性与民间传统的互动*
   相关链接
·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召开在即·UNESCO ‖ 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申报材料/推荐材料将于12月评审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UNESCO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