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晓霞]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
  作者:李晓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0 | 点击数:15353
 

 

内容提要: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状况是多民族区域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反映。本文通过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数据的统计,对中国56个民族族际婚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指出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以汉族为中心,包括各民族的大通婚圈,同时还有东北、西北、南方三个次一级的地方民族通婚圈,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以及各民族间团结友好的关系。
关键词:族际婚姻;通婚圈;民族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4)03-0020-008

由分属不同民族的两性缔结的婚姻通常被称为族际婚姻。一般来说,一切择偶制度都倾向于“同类联姻”[1],如阶级地位大致相当、宗教与文化背景相似,以保证婚姻的稳定和群体内部的统一性。能够跨越民族内婚的壁垒而发生的族际婚姻,被许多国内外学者视为测度不同民族相互关系和深层次融合程度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如美国社会学家G·辛普森和J·英格尔在研究中把民族通婚率视为衡量美国各种族(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群体的认同强度、人口的异质性以及社会整合过程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2];戈登提出了研究和度量民族融合的7个变量,其中族际通婚被视为最重要的变量之一[2]。北京大学的马戎教授认为,当两个民族集团间的通婚率达到10%以上,他们的民族关系大致可以说是较好的。因为他们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文化同化程度较高,民族间没有语言障碍,宗教上互不冲突或至少能彼此容忍;成员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社会交往机会;彼此间没有整体性的偏见与歧视;所在群体与家庭对于族际通婚不持反对态度甚至持比较积极的态度[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已被识别56个民族,还有部分未识别民族,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国家稳定发展,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基础。对于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研究则是客观评价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第一次公布了不同民族通婚的具体数据,为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族际婚姻状况提供了完备的数据资料[3]。笔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中心,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大的族际通婚圈,以及几个地方族际通婚圈。这种通婚圈的构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历史、文化相互交融,人民友好往来的产物及其现实反映,由此也从各民族间联姻的角度补充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一、各民族族际婚姻现状简述
 
就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全国有配偶夫妇中属于族际婚姻的有1625.5万人,占到全部有配偶夫妇的3.23%,其中汉族有配偶的族际婚姻人口占到全部族际婚姻人数的44.93%。55个少数民族,包括未识别民族及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族际婚姻的人数为895.21万人,其中与汉族通婚的人数占到81.58%,少数民族之间的婚姻只占18.42%。
以民族为单位来看,每个民族都与众多的民族发生婚姻关系,汉族、回族与55个民族通婚,壮族与53个民族通婚,苗族、满族与52个民族通婚,珞巴族与14个民族通婚,数量最少(参见表1)。
表1 发生族际通婚关系的异民族数量
两个民族间的通婚水平,由居住地域、历史传统、语言和宗教差异大小等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故各民族间的通婚率差别很大,一般每个民族都与一个或几个民族相对更频繁地发生通婚关系(参见表2),如满族、蒙古族与汉族的通婚率(注:在一定时期内,两个民族间缔结婚姻的人口占某一民族所有缔结婚姻人口总数的比值,即为该民族与另一民族的通婚率。由于在五普统计资料中,反映的是有配偶(包括初婚和再婚)婚姻状况下族际婚姻的数据,故本文也以有配偶人口中,与某一民族通婚的人口所占的比值为与该民族的通婚率。本文中还提到族际通婚事,即指一个民族内有配偶人口中,与所有异民族通婚的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41.94%和37.49%,乌孜别克族与维吾尔族通婚率达到34.41%,侗族与汉、苗、土家三个民族的通婚率分别为15.16%、6.01%、1.79%。有些民族间也发生通婚关系,但通婚率很低,如朝鲜族与满族、蒙古族的通婚率分别为0.58%和0.08%,维吾尔族与回族的通婚率为0.09%,不少民族间的通婚仅有1例,如蒙古族分别与阿昌、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门巴等民族的通婚就各只有1例。这种各民族间通婚水平的差异性,就构成了笔者所说的族际通婚圈。
表2 各民族间通婚率最高的3个民族
如果对照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调查资料,很容易发现大多数民族间的通婚水平都有所变化,总的趋势是族际婚姻数量在增多,范围在扩大。举例来说,当时珞巴、佤、彝、苗、黎、鄂伦春等6个民族很少与外族通婚[4],2000年时鄂伦春的族际通婚率已达到86.19%,除与汉族通婚外,与蒙、满、达斡尔、鄂温克等族的通婚率也较高,其他5个民族的族际通婚率均达到了14%以上;当时广西“仡佬族不与苗族通婚”(注:本文所引用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大多数来自于马戎《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4](p161~224)一文中的附录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有关43个民族族际通婚情况的介绍”,在此就不再具体注明原出处,以下皆同此。)[4],水族“多与当地的壮、汉族通婚,但不与瑶族和苗族通婚”[4],2000年时仡佬族、水族与苗族的通婚率分别达到14.33%和6.97%。正是这种变化促使不同范围的民族通婚圈逐渐形成。
 
二、族际通婚圈的论证
 
所谓通婚圈,是指某一婚姻个体在择偶时可能选择的地域或群体范围,后者也被称为通婚的社会圈(郑杭生,2000,231)。在此所说的族际通婚圈,仅指择偶时可能选择的族际背景,即如果两个民族间的通婚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可视为属于同一通婚圈。这种通婚水平用通婚率来表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周大鸣 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
下一条: ·[李臣玲]20世纪90年代西北城市社区民族通婚调查研究
   相关链接
·[黄晔]浅论《古谣谚》中辑录的少数民族类谣谚·[陆平辉]民族关系的制度化调整策略分析:详论少数人权利保障策略
·[马翀炜]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杨铭]敦煌藏文文献所见的南诏及其与吐蕃的关系
·[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崔明德 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赵明生]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郭家骥]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