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云南完成三民族古籍译注 民族文化获有力保护
  作者:刘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1 | 点击数:5483
 


  中新网昆明1月18日电(刘云)记者18日在此间召开的云南省民族和宗教工作会上获悉,2010年云南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经费2000万元人民币,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保护。

  云南省民委主任王承才表示,云南省从2010年开始,每年投入2000万元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经费。目前全省已有824位民族民间传承人得到命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籍、文物、非物质文化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加强。其中实施完成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 、《傣族贝叶经全集》100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0卷三大民族古籍的翻译整理出版工程,《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100卷工程已全面启动实施。

  王承才介绍,由于云南省对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全省已有12个少数民族的19种文字的报纸和2个刊物得到发行,14个民族18种文字的各类图书得到出版;46个广播电台(站)用10个民族的15种语言进行广播,9个电视台(站)用彝语、傣语、哈尼语、藏语等语种进行节目制作和播放;还建立了9 个少数民族电影译制机构和50个少数民族语电影放映单位。此外,借助独特的少断民族文化资源,云南还成功推出了《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印象丽江》、《太阳女》、《舞彩云》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提升了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18日 13:3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新史学代表人物顾颉刚“全集”出版
下一条: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推出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杨吉然 杨秋香]云南西部“指路碑”文化考
·[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闻云峰]彝乡的“年味”:云南省洱源县松鹤村吹吹腔春节演剧的调查研究·[王嘉浩]《花镜》园艺智慧的传承密码与云南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研究
·[苏明奎]抗战时期云南的歌谣研究与方言调查·[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冯榆捷]云南少数民族传说中诸葛亮形象探析·[曹芮]四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礼俗互动”研究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