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
  作者:[日] 岸本美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9 | 点击数:9669
 

 


「風俗」與歷史觀*

岸本美緒**

「風俗」一詞,雖然在中國歷史文獻中到處可見,並且被歷代統治者認為是「攸關」社會秩序的關鍵詞。可是關於「風俗」概念的含義,似乎很少歷史學者做過深入的研究。本文試圖從幾個側面來探討「風俗」概念的特點及其對今日歷史學的啟發性意義。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多樣與普遍」、「文教與樸素」、「個人與社會」這三種對比概念來探討「風俗」的含義;第二部分以顧炎武的風俗史觀為例,闡述明清學者重視風俗的理由;第三部分則討論風俗概念將帶給今日歷史學的啟示。

關鍵詞:風俗 習俗 顧炎武 歷史觀 文明與文化


*本文原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二○○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新史學講座」演講稿。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


新史學十三卷三期,二○○二年九月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新史学》十三卷三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罗中起]马克思的神话理论
下一条: ·[王青]敦煌本《搜神记》与天鹅处女型故事
   相关链接
·[张钰]从《金楼子·终制篇》看南朝薄葬风俗·[张影 邬晓东]先秦两汉上巳祓禊习俗的文化变迁与美好愿景
·[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杨宇]当代泰山香社及进香习俗研究
·[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
·[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王圣亚]从习俗到交易:中国冥婚习俗的历史嬗变及市场形成
·[汪涵颖]从巴蜀竹枝词看成都风俗里的“儒道互济”传统·[马兰 乔亚倩]2025 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中秋“照月”习俗调查报告
·[李舒娟]安阳送羊习俗的姻亲关系研究·[李生智]丧服传承
·[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鞠熙]风俗与民俗
·[高忠严]从《郝星久日记》看抗战初期乡村知识分子的民俗生活及个体认知·[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