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中国民族语言(民族题材)电视节目展示与研讨活动10月举行
  作者:记者 王婧姝 实习生 付黎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18 | 点击数:5913
 

  本报讯 (记者 王婧姝 实习生 付黎明) 7月10日,来自全国各主要电视媒体的资深电视艺术家、民族学专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文化官员,在北京参加了将于10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金鹏展翅·2008”中国民族语言(民族题材)电视节目评析和研讨活动的筹备工作。与会专家学者对全国24个民族地区电视台选送的近80部不同题材、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了评析。此次送评的电视节目涉及1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是历届活动中最丰富的。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民族题材)电视节目评析与研讨活动,由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发展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共同主办。据促进会副会长午海宁介绍,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发展促进会于1992年成立,是由国家广电总局主管、国家民委指导的国家一级协会,其宗旨是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影视艺术的创作发展。“金鹏展翅”中国民族语言(民族题材)电视节目展示与研讨活动,分别于2004年、2006年举办过两届。

  在谈到制作和保护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的意义时,午海宁说,首先,用民族语言做电视节目是给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搭建了一个活态的保护平台。其次,用本民族语言做节目,能直接给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传递现代科学技术情报和资讯。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7-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社科院文学所召开《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座谈会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在山东大学开幕·[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致辞
·[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
·[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赵李娜]从“知识留白”到“独立门类”:中国当代家居整理实践的知识生产与出版嬗变(1978-2024)
·[赵晨之]万物有灵论引入中国的知识考古与泛化·[张佳慧]从礼器到生活工具:婚俗家具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基因转译与价值共生
·[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张楚晗]从“冥判机制”探析佛教对中国传统礼制的适应
·[媛媛]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形成与传播路径的相关思考·[袁文军 袁宙飞]中国传统年画中的性别秩序
·[杨茜]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故事的诗学研究·[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
·[徐宇恒 乔英斐]中国疾病污名化的历史演进与文化领导权博弈·[邢宝心]作为一种“过渡礼仪”的青年慢就业现象分析
·[吴珂]玩具研究批判与日本藏中国乡土玩具资料群补遗·[王圣亚]从习俗到交易:中国冥婚习俗的历史嬗变及市场形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