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石化”意象的文化隐喻:俄罗斯远东地区那乃族博隆湖传说中“人-石转化”的人类学解读
(重庆师范大学)
摘 要:基于 2024-2025 年俄罗斯考察收集的 8 份那乃族博隆湖传说访谈文本,运用民族学“文本深描”与“文化阐释”方法,可揭示“石化”意象多重隐喻。宇宙观层面,“人-石转化”是渔猎族群“自然-人”共生关系的符号表达,石头作为“永恒性载体”将人类生命纳入自然循环;社会伦理层面,石化“触发机制”(羞愧、萨满惩戒、仪式中断)对应族群对“尊重”“秩序”“神圣性”的伦理规范;历史记忆层面,“岛屿石化”与“寺庙遗址”“石材开采”叙事交织,是族群对文化创伤与身份认同的隐性建构。研究表明,“石化”意象非单一神话符号,而是动态文化编码系统,既维系传统社会价值秩序,也回应近现代文化变迁冲击。
关键词:那乃族;博隆湖传说;石化意象;民族学;文化隐喻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