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非遗语境下传统表演艺术的“新生”
——以京西皮影的产业化过程为例
邓又嘉
(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自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中国以来,从政府主导到人民共享,从学者热议到全民热潮,非遗已逐步渗透进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为传统与现代生活的链接提供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京西皮影自2009年被认定为北京市海淀区非遗项目以来,在保护、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汇集政府、代表性传承人、表演群体、市场等多方力量的支持,逐步开辟出品牌化、产业化、“皮影+”的综合发展模式,非遗发展如获“新生”,实现了传统表演艺术向现代文化资本的转化。然而,在传承主体力图借助文化产业反哺皮影发展的实践中,传统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核也面临挑战,既要突破本真性的限制,也需打破经济至上的桎梏,真正回归传承主体的多元诉求,方能使非遗事项在文化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交融中实现共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本;产业化;传承主体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