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遗产》2020年第4期
总第67期 出版日期:7月20日
目 录
| 福建“作场戏”戏出结构与演剧型态探析 |
蔡欣欣 |
1 |
海外粤剧文物考述
——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所藏为例 |
姚春敏 孟梓良 |
11 |
| “非遗”视野下傀儡戏的发展障碍和艺术属性回归 |
殷无为 |
23 |
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论析
——以当代桐城歌为例 |
汤夺先 王增武 |
30 |
| |
|
|
| 广东本土武术拳种缘起新说 |
李朝旭 |
40 |
| 非遗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联合申遗研究 |
马千里 顾媛 |
49 |
| 非遗研培计划中传承人主体地位的保障问题研究 |
王明月 周晓飞 |
57 |
| 日本酒酿造技艺传承场域建构 |
姜娜 |
63 |
| |
|
|
| 徐批“画意本”(四种)及“田本”《西厢记》的刊刻年代考论 |
张正学 |
70 |
| 新见《南曲全谱》吴尚质修订本考略 |
谭笑 |
78 |
| 上海图书馆藏稀见《金丸记》钞本考述 |
赵鹏程 |
85 |
| 论《桃花扇》对明清易代历史书写的策略 |
刘畅 |
94 |
| 论吴梅词曲课程建设及其育人观念 |
邹青 |
103 |
| |
|
|
| 锡伯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专题 |
主持人:詹娜 |
114 |
| 锡伯族的西迁节与家国情怀传承 |
梁爽 |
114 |
| 锡伯族海尔堪大神的文化记忆建构 |
隋丽 |
121 |
| 论何钧佑的锡伯族长篇口头叙事程式 |
詹娜 |
130 |
| |
|
|
| 文化价值与整合策略:苗族史诗《亚鲁王》的文化调适 |
刘洋 肖远平 |
135 |
| 从“认奘不认坟”到“认奘又认坟”:德昂族丧葬文化变迁研究 |
熊威 |
144 |
| |
|
|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
|
| 湘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雷子文访谈录 |
李迪 |
151 |
| |
|
|
| 稿约 |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