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亮才]民间文学之子贾芝
  作者:杨亮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22 | 点击数:10466
 

    远看像个逃荒的,

    近看像个要饭的,

    仔细一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不知是谁给贾芝先生编了这首顺口溜。在一次聚会上,贾芝先生当众朗读,有板有眼,十分得意,看来他对这顺口溜是认同的,至少没有反感。

    这顺口溜的“作者”也真会编,看似贬,实为褒,意思是说贾芝先生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工作上要求高,生活上要求低;地位变了,仍保持简朴的本色。这是人们对贾芝先生的最高评价。

    我与贾芝先生相识快半个世纪了。1957年我背着一大包我搜集的白族民歌,从遥远的祖国边疆来到首都北京时,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贾芝先生夫妇。贾芝先生的结发夫人李星华女士(李大钊烈士之长女,已故。)我在云南大理就见过,跟贾芝先生则是第一次见面。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此后我一直在贾芝先生的领导下工作。

哥俩红与黑

    贾先生属牛,原名贾植芝,今年93岁,1913年生于山西襄汾县南侯村。他与其弟贾植芳先生都是有名的文化人,在上个世纪一“红”一“黑”,演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旧时襄汾,贾家算得上是个富家,其祖父是个精明的山西商人,早年曾在北京大栅栏开估衣店;父亲务农,为人忠厚,常做善事。贾先生说,他小时候常见父亲将从北京买回的药品及家中钱粮送给村里人。他的伯父经商,办的是洋务,见多识广,贾先生曾一度过继给伯父。在贾先生身上,有父亲的影子,也有伯父的影子。

    贾芝兄弟俩少小离家闯荡四方,全仗伯父支持。伯父重视教育,眼高志远,使兄弟俩有幸在少年时代受到一流的中西文化启蒙,因而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展。兄弟俩都酷爱文学,他们差不多同时都做起了文学家之梦。贾芝先生善诗,曾被艾青称为“布谷鸟诗人”,同时他法文也好,译过不少诗文;贾植芳先生秉性聪敏,被称为“神童”,他精通俄文,英语、日语也很好,国学基础堪称上乘,是我国最早的翻译家之一。1931年,18岁的贾芝先生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水磨集》,不久贾植芳先生也出版了译文集《契诃夫手记》,贾氏兄弟从此崭露头角,步入文坛。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937年,贾芝先生从中法大学孔德学院毕业,本来想到法国(里昂大学)留学继续深造,但由于“七七”事变发生没有去成。为参加抗战,贾先生于1938年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秘密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到延安后先在“抗大”学习,后入“鲁艺”文学系学习,然后在延安中学、延安大学等单位工作。1949年到北京后,先后在文化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民研会做党的工作兼研究工作,贾芝先生“吃过小米扛过枪”,当然是革命作家。

    贾植芳先生的命运却完全相反。他从19岁就开始过第一次监狱生活,他一生坐过四次监狱:北洋政府的监狱、日本人的监狱、国民党的监狱,第四次入狱的罪名是“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

    所以当时人们说,贾氏兄弟走的是两条道路,一个走的是“红”道,一个走的是“黑”道。其实,这是历史的误会。现在已经真相大白,贾氏兄弟都是革命战士,革命作家:贾芝先生自不必说,他是从延安走出来的老革命;贾植芳也是革命的,解放前他曾介绍许多进步青年到延安去,解放后他作为进步知识分子先后在上海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系主任,讲授苏联文学。贾植芳说:“当年复旦的教师,陈望道翻译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我翻译恩格斯《住宅问题》,此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翻译过马恩的东西。”然而1955年在批判 “胡风反革命集团”时,人们指控他翻译马列著作是“披着红色外衣”,这一指责似乎给贾植芳先生留下了“后遗症”:前年贾芝先生买了两件红色茄克衫,一件自穿一件送给弟弟,但弟弟一直束之高阁。学生问他为什么不穿?他答:“这是红色的外衣,不能穿。”这诙谐回答在校内一时传为佳话。

    贾芝和贾植芳感情甚笃,但因为政治原因曾一度失去联系,粉碎“四人帮”后贾植芳获得彻底平反,1979年贾芝先生之妻李星华女士逝世,贾植芳来北京奔丧,我代替贾芝先生到北京站接站,领他到了演乐胡同贾宅,兄弟俩25年不见,相见时激动欣喜之状让人难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 2006年07月27日

上一条: ·刘魁立:民俗学伴我行
下一条: ·[陶立璠]民俗学──一门鲜活的学问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