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
  作者:邓启耀 编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05 | 点击数:6102
 


《视觉人类学导论》

作     者: 邓启耀 编著

基本信息
出 版 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8-1
ISBN:9787306046734
版 次:1
页 数:337
字 数:428000
印刷时间:2013-8-1
开 本:16开


内容推荐
  《视觉人类学导论》作为视觉人类学的第一阶段即本科教学的读本,主要侧重在“影视”的视觉人类学,任务是梳理摄影、电影等影视媒介在人类学领域使用百年来的历史,论述通过影视手段记录、表达民族志或人类文化内容及观念的拍摄和研究,并力求分析更多的本土案例。

作者简介
  邓启耀,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兼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探险协会副会长。著有《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中国巫蛊考察》《视觉人类学导论》及田野考察类著作《访灵札记》《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泸沽湖叙事》《五尺道述古》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视觉发现的新世纪
  第一节  摄影术的发明
  第二节  视觉发现的认知基础
    一、观看方式的革命
    二、异域图像的视觉启示
  第三节  被摄取的身魂:影像与现实
  第四节  从“幻盘”到电影:视觉发现的新媒体
  第五节  西学东渐大潮中的视觉传播
    一、照相机进入中国
    二、从“西洋影戏”到“电影”
  第六节  人类学影像拍摄的开端
    一、探险、考古学与摄影
    二、视觉人类学的标志性事件
    三、弗朗兹博厄斯的人类学影像实验
    四、爱德华柯蒂斯的印第安人影像
    五、鸟居龙藏的中国少数民族调查
第二章  被观看的“他者”
  第一节  谁在观看?谁是“他者”
    一、作为博物“活化石”被观看的“他者”
    二、被“他者”表述的“我们”
  第二节  视觉人类学的孕育
    一、摄影在人类学与民族志调查中的应用
    二、人类学与人文地理图文杂志
    三、影像民族志及其影视理论萌芽
第三章  视觉人类学的转折点
  第一节  传统人类学的影像描述
    一、“人类学电影先驱”罗伯特弗拉哈迪
    二、米德和贝特森的影视人类学实践
    三、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民族志摄影
    四、局外人和局内人透镜中的世界
  第二节  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人类学精神
  第三节  中国影像民族志先驱
    一、身体的“同化”:“强种强族”的人类学想象
    二、“白地”的认知空白和影像民族志的书写
  第四节  工业化城市化的视觉记录和未来想象
    一、“电影眼睛”呈现的“都市交响乐”
    二、农民国家的民族工业图景
    三、西康“茶人”古道上的图像叙事
第四章  身体、种族和国家:人性的镜像战争影像的人类学分析
  第一节  影像文本的他者人格分析
  第二节  “神族”的血腥神话和强权意志
    一、“神族”血脉与种群的身体
    二、“种族更新”与“种族灭绝”
  第三节  身体和种族
  第四节  国家意识、民族危机和文化象征
    一、民族危机催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二、视觉争夺战中的文化象征与宣传体制
  第五节  战争中的“大众观察运动”
  第六节  硝烟中的世外桃源
第五章  反思、名分与认同
  第一节  “普通法西斯”的人性拷问与自我反思影片
  第二节  欧美视觉(影视)人类学
    一、法国纪录片机构和民族志电影
    二、德国科学电影与影视人类学基地
    三、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中的人类学目标
    四、哈佛大学的视觉人类学学科建设
  第三节  中国的“人类学运动”与民族志影视
第六章  观看控制与视觉秩序
  第一节  愤青的视听反叛和边缘影像
    一、法国“五月风暴”与电影新浪潮
    二、“60年代终结”事件的影像记录者
    三、底层与性别
    四、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第二节  视觉模塑与观看控制
  第三节  “浪潮”中的视觉人类学学科建设
    一、美国“真实电影”运动的人类学精神
    二、梅索斯兄弟“直接电影”的壁上之观
    三、美国的人类学影像工程
    四、法国“真实电影之父”让鲁什的参与式人类学电影
    五、视觉人类学理论探讨
第七章  转型与建设
  第一节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的影像见证
  第二节  视觉人类学学科建设
    一、民族志影像和人类学电影节
    二、国际视觉人类学研究机构与人类学纪录片国家档案馆
    三、中国过渡时期的民族“风情片”热和民族志影像
第八章  媒介影响与独立制作
  第一节  独立影像制作中的人类学因素
    一、中国独立影像的开山之作
    二、独立影像的边缘表述
  第二节  边地中国的影像叙事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影像见证
    二、多点影像民族志与人类学系列片
  第三节  影像杂志的人类学表达
    一、美国《视觉人类学》杂志讨论主题
    二、中国图文杂志的人类学探索
  第四节  民族志影视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视觉人类学教育
    一、公众纪录片教育与展映
    二、专业影视人类学教育
    三、纪录片与教育人类学
第九章  数字时代的“奇观社会”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性
  第二节  平民影像与主位表达
    一、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表达
    二、百姓事务当事人的影像干预
  第三节  公共话题与公民影像
    一、公共话题的影像表达
    二、关于公民影像
    三、“全球化”镜观
结语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的视觉表达
    一、视觉人类学:视觉表达的广阔领域
    二、人类文化遗产的视觉记忆
    三、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的视觉表达
    四、我看人,人看我,我看我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
    五、影视民族志的多维度多媒体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利慧 张成福:《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下一条: ·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