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周星]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05 | 点击数:9652
 

  讨论:平坟运动、殡葬改革与墓祭的未来

  清明的法定节假日化与其说使得对烈士的公祭有了正当性的依据,不如说它使得更多民众的清明墓祭直接或间接地合法化了,从此,将很难再有人基于无神论意识形态而简单地指责墓祭等为“封建迷信”了,这也使得清明墓祭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及文化对于灵魂及死后世界的想象所可依托且呈现为常态化的表象之一。

  鉴于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对“迷信”的批判,除了针对神仙鬼怪或宗教而言,还曾经把“尊君亲上”视为迷信,把儒家的孝道伦理视为迷信,甚至把人们对祖先的感恩、祭祀、祷祝、事死若生等皆视为是纯然之迷信,因此,清明墓祭得以在相关法规的间接保护之下得以存续,实在是传统文化难得的一种机遇。

  然而,清明墓祭的文化传统,其传承依然会面临现时代的各种冲击,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2012年河南省周口市政府推行的大规模“平坟复耕”运动。

  在周口,据说1年便完成了200多万座坟墓的平迁,复耕土地近3万亩。尽管这个运动在当地鲜见激烈的官民冲突,但“强制平迁村民坟墓”的举动还是引发了部分民众的抵制情绪和公众舆论的质疑。

  专家们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河南平坟运动文化法律政治分析研讨会”,主要从法律上指出平坟运动引发了公墓建设及其经营权归属和准入条件等问题与矛盾,并就地方政府是否违法、违规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平坟复耕是官方主导殡葬改革的一环,抑或是地方政府受“卖地”财政的驱动?这个运动看起来像是移风易俗之举,但其真正的目的却广受质疑。也有人指出,平坟运动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损伤了民心,是对死者人格、尊严的伤害。

  然而,所有讨论均没有涉及“亡灵”和墓祭等方面的问题,无怪乎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河南人集散地,2012年11月23日,曾有为周口300万被平坟墓的“亡灵”念经超度之举,据说这是受某网上墓地委托,召唤“亡灵”“与时俱进”地到网络“安家”。

  地方政府没有顾及“亡灵”的平坟举动,除了土地利益的驱动之外,可能还由于领导干部所受的无神论意识形态的影响。但仔细深思,平坟运动多少也可以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一个新的“传统”,其理据除了唯物主义式的还田、复耕,还有精神领域里的“破除迷信”。

  据说,为了推进殡葬改革,周恩来就曾带头平掉过自家的祖坟。殡葬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否定死后世界,哀悼死者时尽量不用或少用祭品,于是,曾经在文化人类学的丧葬礼俗研究中特别被看重的生者和死者之间的互惠关系,便出现了稀薄化的倾向。那么,我们可否期待在政府主导的殡葬改革中,今后对于逝者的“亡灵”和生者的感情能够给予更多的同情与关照呢?

  虽然时紧时松,有时激烈,有时和缓,但新中国数十年来的殡葬改革却基本上维持了它的一贯性。国务院曾于1985年2月颁布《殡葬管理暂行规定》,把东南沿海各省划为火葬区,数十年的努力使得一些城市如南京等的火葬率达到了100%。

  1996年底至1998年6月,南京市政府先后两次对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以及风景名胜区和可耕地内的坟墓进行了彻底清理,据说迁移或就地平毁“私埋乱葬”的坟墓近60万座,恢复土地1万余亩。2000年7月颁布的《南京市殡葬管理办法》,要求骨灰处理不占地或少占地,尽量采取平地深埋、存入骨灰堂或安葬于公墓的方式。如果这样的殡葬改革得到进一步落实,则坟墓本身就有可能逐渐消失,相关的墓祭民俗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另一方面,有证据表明,一般国人对于祖先、“祖灵”和祖坟的“记忆”并非恒久不变,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代际的交替而不断趋于淡化、模糊化;再有都市化、移民潮和复杂而又剧烈的社会变迁,事实上因为后人放弃祭祀而荒芜的坟墓每年都在增加,而坟墓与活人“争地”的矛盾也并非空穴来风。

  依据小松和彦的理论,“亡灵”或“祖灵”与人们对故人的“记忆”甚至可以置换,由于“灵魂”之类的概念是人们为了克服很容易发生的“记忆”风化而发明的,所以,当代际交替,不断削弱和淡化的“记忆”将逐渐模糊乃至于消失,“亡灵”或“祖灵”也自然随之消失。如果把坟墓及其墓祭仪式视为对亡亲“记忆”的表象或设置,那么,当坟墓沦为荒坟野冢,后人不再前来祭祀或缅怀,甚或找不到坟墓所在之时,那个具体、有个性的先人的“祖灵”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他也可能作为列祖列宗的一员或模糊的集体“祖先”而在宗族祠堂持续地获得祭祀,但子孙们将不再记得他的个性。

  中国各地的殡葬改革所面临的抵制非常顽强,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它牵涉到民众普遍认知的灵魂观与来世观。与此同时,殡葬改革的一些具体举措是否具有合理性也值得推敲,诸如在平坟运动中,知名人士和某个级别以上干部的坟头不用挖,这就很难合乎公平的原则。

  几年内消灭坟头之类的口号,是否侵犯和剥夺了公民的信仰权和祭祖权?大跃进式地推进火葬,时不时还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有极少数执着于“终有所归”“入土为安”的老人有可能选择提前自杀。如果深入地研究中国民众面临的生死焦虑等问题,则不难理解清明回乡祭祖的意义,如果坟墓被平,民众对于先人的缅怀和追忆将何以承载?何所依托?

  近年来,新的丧葬方式层出不穷,诸如江葬、海葬、树葬以及所谓“网络葬”,清明墓祭也在维系传统方式的同时,也不断有所创新。根据民俗学者在上海福寿园的现场观察,每逢清明,这里既有传统的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纸元宝)的墓祭方式,也有以水果为祭品、擦拭墓碑和向亡者奉以鲜花的新风,可知现代化的进程并不能阻断人们对“来世”基于想象所做的各种安排,因为去世亲人的“来世”其实也关乎遗属们的现世人生。

  最近,中国互联网上的虚拟墓制很值得关注,尤其是2000年以来,逐渐兴起了“网络祭扫”,人们在互联网上(例如,“中国清明网”)创设了许多虚拟墓地或颇有个性的纪念馆、追思堂等,然后通过点击操作便可在亡亲灵前上香、献花、行祭拜之礼等。

  重庆市民政局2000年时曾向市民倡导,丧葬不用保留骨灰,而把逝者的生平、照片、遗嘱和音容笑貌等输入电脑,建立网页,亲属便可通过电脑凭吊和祭扫。南京市的“雨花台功德园”也于2001年春,率先在南京开通了“网络葬”,网友可以通过电脑向亡亲献花、留言。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网祭”更是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种趋势,由重庆商报和大渝网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搭建的“国内首个清明网祭平台”,引起了社会各界公众的广泛关注。目前,此类网上扫墓得到了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的提倡,它被认为是绿色和文明的祭扫方式。尽管民俗学者对此是赞否两论,但“网祭”和“墓祭”作为经由“亡灵”而唤醒“记忆”的机制却毫无二致。

  对于“灵魂”和死后世界的本质主义想象,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滋生过诸如“招魂”“告阴”“镇墓”“买地券”“过阴”“冥婚”“冢讼”等为数众多的习俗或现象,如今它们绝大多数均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个别地时不时也会有些反复(诸如盗墓或贩卖女尸,以使某些男性死者实现“冥婚”等现象的死灰复燃)。

  在经过了20世纪的革命和改革之后,在21世纪的中国,关于“灵魂”和死后世界的想象,依然是一般民众的具有终极性意义的困扰,虽然这类想象已经越来越多地脱离了本质主义而迈向了象征主义,但这一切果真可以简化如虚拟的“网络墓地”及“网祭”那样吗?

  (本文原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注释从略,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毛巧晖]微信时代清明节
下一条: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相关链接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萧放: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麦高温]祖先崇拜对中国人有多重要?
·古人如何过清明·[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
·预告║ 清明,拥抱春天的节日(CCTV-10 科教频道,2018年4月5日18:55)·[周星]现代中国的“亡灵”三部曲——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遇难者的悼念、祭祀与超度问题
·[张青仁] 公共祭祀与家庭祭祀·[张隽波]清明节:现代节日体系构建的先行者
·[严昊]吉祥思维在清明民俗文化时空中的嬗变·[冯志洁]江南蚕桑区清明卜叶习俗
·[默音]七月半谈“甲马”·[毛巧晖]微信时代清明节
·[杨秀]节俗的文化关联:以嘉兴清明节为例·[王加华]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3)
·[张裕]厚养薄祭或是“事死如生”?·[萧放]天时与人时的融通: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