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
  作者: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6-02 | 点击数:20868
 

  三、民俗影像记录的尴尬与突破

  熊:孙老师,如果要达到你说的理想状况,你觉得在国内的学术界,有没有阻碍,有没有突破的方法?

  :现在最大的阻碍就是在学科认同上,不像人类学可以无限地叠加它的学科的视野,所有的交叉学科都可放到人类学的框架中思考,而民俗学这方面的认知度可能比较保守或有局限,所以现在民俗学谈不上有多少延伸的、交叉的概念。这可能在学科的意识上、认同上有比较大的压力。另外一方面,它涉及到了技术和人文的关系问题,你要把技术把握得很好,又要有深度的田野调查报告,又有深度和持久的体验和民俗的观察。这个对研究者,对工作坊的推进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现在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技术本身,它本身也是有理念的。比如说这个镜头是拍什么,应该怎么表达,是有规定的,这次工作坊就明显体现出这样一个矛盾。比如学影像学和学民俗学的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与其说是学科之间的好恶、偏见,倒不如说就是技术和人文的冲突。技术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它就和你的人文学科存在一个内在的矛盾。除非充分地在理论上去把握这个民俗现象,在理解中记录,才会有一个更好的融合。否则你技术再好,也不会克服这个矛盾。我们现在有一个偏见,尤其是我这一次,我们让所有有技术的人当组长,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一开始理解好像我们就是要做个(传播学意义上的)片子。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应该是田野在前,而且前面的梳理也非常关键。只有理解了现象,只有有深度的思考,你的纪录片才会真正有价值。否则任何人剪片子剪下来都会呈现出自己的主题,但都抵达不了真正的民俗现场,所以我们还是要从田野上去真正克服。

  :同样的问题也请教张老师,您就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

  :通过第二期工作坊,我觉得基本上发现了预想的一些问题,比方说学科之间的冲突。第二届工作坊中一些是在拍片上有经验的人,还有一些是文本研究很深的人,但是没有接触过机器,还有一些受是人类学、民族学的培训的。我们这个工作坊的目的还是要学会怎么记录,这是第一步。其实我个人认为民俗学就是要学会怎么记录,当然记录本身就有一个再现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不同学科在拍同一个场景时,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拍出来的片子的价值也完全不一样。比方说我曾经看过一些纪录片拍弹古琴,我作为对古琴感兴趣的人,我关注的是它每一个音是怎么发出来的,用什么指法。如果一个懂艺术的、传统的人,他的镜头会关注手型、指法。可是如果不懂传统的人,他可能把镜头放在他的眼神或背景上,虽然画面可能很美,但当我想得到传统的最根本的东西的时候,我什么也没得到,除了声音,甚至我都不知道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种记录就是没有意义的记录。所以这就回到我们记录的根本问题了。我们已经发现,这个纪录片对于传统本身的传承,本身的核心,没有一点价值。所以这一点我很强调,你是作为一个内行还是外行来记录。再比如陈建宪老师展示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记录一个即将消失的民间舞蹈,这个舞蹈的人试图传递给下一代这个舞蹈独特的地方,可是纪录片这时候都是拍远景,并没有记录细微的手型,眼神,因此这个剧种的特点没抓到。所以仅仅是拍到并不等于有价值。这个东西和孙老师所说的文本是联系在一起的,我赞同他的观点,文本和音像两者缺一不可,这才是完整的记录或理想的记录。影像也必须是到位的影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影像和文字应该是有效的结合,才能达到我们真正记录我们自己、民间生活的目的。在邓启耀老师的书里面也提到,仅仅是一个景深,就展现出文化观点的问题。[4]你是拍的人体本身,还是在房子前或河流前,表面看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观的再现的问题。所以记录试图客观,但隐含再现的问题。但如果再现没有相对客观的记录作为基础,再现会出现更大的偏差。这些关系也是我们反复讨论的。这次工作坊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各种不同的观点都有所展示、碰撞。最后,总结出一个工作坊的田野记录的手册,通过理论观点的应用、实际操作的掌握、田野规则的实践,对我们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记录有所指导。

  四、民俗影像记录的伦理问题

  孙:张老师,这里面你还提到了一个伦理问题,影像当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问题的。但民俗学就特别强调伦理。

  :人类学也是,搞田野的都会涉及。

  :但影像和伦理很矛盾,首先影像记录的出场就会打破伦理,其次就是记录过程中的选择,未来的影像记录过程对伦理的处理可能是一个难点。当你用摄像机去拍,人家就注意到了,那这个伦理问题民俗学过去是没有的。影像实际上是一个很强势的媒介,它的传播也好,记录方式也好,是一个很霸道的方式。比如我们聊天,没记录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把摄像机一架,可能就不在是真正自然的聊天了,它就是一个被记录,所以在伦理上,被记录和自然状态的关系就是技术和民俗的关系。如何在理论和民俗的支撑下完成记录,使他从被动转为主动,这个伦理问题就解决了。

  :伦理问题我也特别强调,我记得06年在武汉开会的时候,我还举了美国民俗学者Barre Toelken的例子。他曾经到一个印第安部落,收集了很多录音,当地的神圣的故事,等等。但是到了晚年,他发现他记录的不仅仅是神圣故事,还涉及到核心信仰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不把这些东西公开,把它们归还给部落。当然这件事引起了我们学科的一个很大的辩论,就是保护被研究者的隐私和尊严是我们的前提。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说这对于整个人类文化来说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所以这个伦理问题本身是有争议的。目前民俗学人类学没有这个规则,为了这次工作坊,我特意把美国民俗学会田野调查规则翻译成中文,也请周星老师把日本民俗学会的田野调查伦理规则翻译成中文。在先前已经有了美国人类学会和日本人类学会的田野调查规则,通过这四个文件的归纳,想给我们学科展示一个样板。不管这些细节如何,我们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尊重被记录、被拍摄的人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我们也要反思。比方说我们常常发现,第一次去采访人的时候被拒绝了,我们就按常理不记录了。但是如果坚持去认识,去交朋友,而不是忙着去记录,结果经过几天、几周的磨合发现,其实他们是很愿意被记录的。所以这时候的伦理问题就是如何彼此交心和理解的程度问题。每一个记录者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先去了解文化,了解人,再拿着设备去记录,这样我们既尊重伦理规则,也达到了记录民俗影像的目的。确实很多传统正在消失,不去记录确实要留下很大遗憾。所以这是每一个实践者要去实践、思考的问题。

  :民俗影像记录和传统影像记录最大的差异就是伦理问题。如果说之前的关系是人际关系,现在还有了人机关系,这两个伦理结构下,导致了我们很难完成真实的影像记录。它已经让我们的技术和机器打破了真实的记录,它成了一个僵化的,和我们永远作对的力量,不是我们主观上能掌握的东西。哪怕我们通过人机交流,沟通,使得被记录者愿意,但它仍然无法排除由机器叠加在被采访者身上的被破坏的伦理。面临这么一个困境和影像记录带来的矛盾,我想可不可以这样去解释或努力。一个方面是尽可能隐藏关于技术和机器的身份,但我要告知他我在记录,它不是霸道的、强硬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记录空间之中。未来可能就在帽子上、眼镜里面,有效的避免了机器和人的矛盾。第二方面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把机器记录当成我们的成果。而是我们人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就是要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放在第一位,把记录的作品或成果放在第二位,在观念上成为一种新的人的伦理观,把机器所导致的矛盾的伦理观推后。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影像与文字的融合中,在以后的推进中解决这个伦理矛盾。我认为这是一个伦理困境,不论你是多优秀的纪录片的导演或摄影师,你都没有办法去回避这个问题。

  五、民俗影像记录的中美对比

  :张老师,你对中国民俗学界非常熟悉,又在美国做教授,我想请你对比一下,在民俗学界,两边对影像的看法有没有什么区别?也想请你介绍一下,美国民俗学目前的影视教育理念和实践。

  :美国民俗学界的影像研究和实践开始于70年代,但很遗憾,在这个小领域上没有很多的著述。比如谢尔曼的《记录我们自己》这本书是90年代出的,当时也是作为唯一的一本比较全面的概述民俗学的影像实践的书。到今天已经十五年过去了,还没有第二部类似的专著。但带着摄像机去做田野的人还是很多的,每个点也有田野记录的方法论的课程。俄勒冈州立大学因为之前谢尔曼在那儿,走在前头。前几年他们有专门的课程,学生需要完成学习拍摄纪录片的任务,做了很多工作。其他的学校也开课,也在用影像手段,但并没有把成片作为标准来要求学生去实践,这是教学现状。从理论观点来讲,人类学影视、民族学影视、民俗学影视这些术语都还存在,都在自己捍卫自己的领域。民俗学我觉得在这一点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我们更侧重一个具体事件本身或一个具体传承人的生活,人类学还是在关注组织机构、社会问题。比如有一个网站叫Folkstreams.net,里面有所有所谓的民俗学影视纪录片,当然也有所谓人类学影片。作为民俗学的资料宝库,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被选进去的作品,几乎都是一人一事、一时一地,这样的记录,这也展示了我们学科独特的视角。人类学关注社会组织运作机构的时候,我们更关注在大背景中每一个传承人所发挥的作用,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比如说锅包肉,可能一百个人都做锅包肉,我们不去记录一百个人,我去记录某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如何做这个菜,以及对个人认同的意义。这构成了我们这个学科的独特视角,也许这是民俗学独特贡献之一。

  :孙老师,你这次从中国来美国,有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观察和看法?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总觉得我们的影像实践都是和人类学有关联的,不管我们是不是认同。熊老师在这里,我们都不得不认同,都被他“占山为王”,都在他的领域里吃饭。可能这就是我们说的中美的差别,美国的学科的边界,学科的探索要比中国宽,要更有意思。我们现在比较优先的,有创建的,有探索性的学科的努力,都是从美国开始的。在观念上,在体系化上都是美国提升的,这值得我们中美学者共同反思。为什么谈共同反思,就是说在我们学术交流中存在不平衡和不平等的关系。就是昨天和周星老师谈到的问题,他说到日本去做影像志,就像一个穷人到大户人家去讨论一些富人的问题一样,就是以下求上。那么这时是不可能达到一个好的结果的。我们今天用这个比喻,来说在中美比较的后面,有这样一个矛盾。如果说要把这种矛盾厘清,不再看成是我们受到美国的影响才来做这个事情,可能就好比较,否则的话,没办法比较,其实视觉人类学也是这样。第二点,在田野调查中我感觉中国是有很强大的优势的,现在的传统民俗这一块的记录,资料非常的丰富。而且这个群体,我认为中国的民俗学者的队伍要远远超过美国的队伍,包括它的人才培养。这个量上和民俗世界的现象丰富性来讲,都应该平等或超过美国。我们国内的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由国家在支撑这个学科。尤其是今天我们国家意识到全球化背景的文化安全、文化认同的时候,国家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以后,我想在美国不可能出一部法典来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而在中国正在形成。它将成为我们的影像民俗学、或者中国影像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强大的制度背景。使得我们这些原有的被边缘化的,被破坏的民俗世界、生活世界重新再被保护。尽管它的现代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非常剧烈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制度化地强调和文化认同的时候,这种被特定时代所支撑起来的学科,我想影像记录肯定是一个非常优先的发展方向。

  :我来补充一点。就是影像记录,不管是从哪个学科角度,民俗学也好、人类学也好,记录者和将来的解读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个记录,都是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记录。试图以一个记录展示一个传统,一个传承过程,一个历史,一个村庄,这些都是徒劳的。任何一个影像记录都是一个瞬间的僵化,有的人试图拍摄十年二十年,把这事说透,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只是一个小瞬间。如果不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那我们对传统的认识就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个问题上没有学科的划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志强】

上一条: ·古道尔、阿祖莱:“对自然的侵害正在加剧健康危机”
下一条: ·刘魁立 等:非遗老手艺,如何化为脱贫新动力
   相关链接
·[邓启耀]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陈晓阳]“子孙的自画像”:祖先图像的视觉人类学解读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导论》前言·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和他性间探问》后记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邓启耀 徐杰舜]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
·廖海波:《影视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