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黄龙光]美国公众民俗学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
  作者:黄龙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2 | 点击数:6876
 

  结语

  美国公众民俗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民俗学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公众展示、展演等文化实践中,当然需要考虑中国特有的历史、社会语境。中国以传统的农耕社会为主体,城市“非农”人群也由历史上早期农民历经长时间的都市化养育而来,他们身上带有传统的文化血脉及历史记忆,现代城市移民则刚从二元对立的乡-城位序中的下层乡村涌入,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未在现代都市完全扎根,其身上更明显带着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传统民俗,只是在他们繁忙的都市生活适应中不得已将其暂时忘却、悬置起来。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美国,公众民俗学组织传统承载者在社区外对新观众进行跨文化的展演,而在中国语境下这种公共文化展演只是一种相对的框设和界定,即在中国组织公共民俗活动更容易也更能被接受,因为边缘乡村人和主流城市人之间的文化边界不像其行政边界那样不可逾越。但是,对于想迫切加入工业发达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当代中国而言,不论都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同样急切地以贬低、抛弃自我传统而欲早日拥抱、接纳外来的现代异文化,这可能就是未来中国公众民俗学及其文化实践需要面临、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乐意看到,中国民俗学家真正和民间社会成员一起,将那些源于民间(folk society-based)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置于更大、更新的语境(broader and new contexts)下,进行全方位的展演(performance)和表征(representation),使全社会每一分子能够欣赏并拥有这些传统文化精粹,使他们认真地重新评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藉此从内而外、从外而内地主动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在面临日益全球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今天,通过传统文化的公共展示与有效表征,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动力和活力,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使现代性自然接纳、包融传统,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与生活质量,使我们真正成为文化上幸福的人。

  [①]安德明:《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2004,(03)。

  [②]杨利慧:《美国公众民俗学的理论贡献与相关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05)。

  [③]迪姆·罗仪德著,饶琴等译:《史密森民间生活节:公众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文化遗产》,2008,(03)。

  [④]比尔·艾伟著,张举文译:《美国民俗学的三个分支》,《文化遗产》,2008,(04)。

  [⑤]罗伯特·巴龙著,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01)。

  [⑥]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与中国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思想战线》,2012,(06)。

  [⑦]Abrahams,Roger,[1992]2007.”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n Public Folklore”,in Baron and Spitzer eds,Public Folklore,2007a,pp.258-259.

  [⑧]罗伯特·巴龙著,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01)。

  [⑨]Beals,Ralph L.1950.”The Editor’s Page”.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63:360.

  [⑩]Botkin,Benjamin A.1953.”Applied Folklore:Creating Understanding through Folklore”.Southern Folklore Quarterly 17:199-206.

  [11]Robert Baron,Nicholas R.Spitzer,eds,1992,Public Folklore,pp.1.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12]Robert Baron,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Folklore Studies,Robert Baron,Nicholas R.Spitzer,eds,1992,Public Folklore,pp.1.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13]罗伯特·巴龙著,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01)。

  [14]Handler,Richard,1988.Natio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Quebec 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pp.14,55,63.

  [15]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与中国民俗学——“公共民俗学”在中国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思想战线》,2012,(06)。

  [16]Layton,Robert,peter Stone,Julian Thomas,eds.Destru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7]Robert Baron,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Folklore Studies,Robert Baron,Nicholas R.Spitzer,eds,1992,Public Folklore,pp.1.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  

(本文原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毕旭玲]“伪民俗”判断之判断
下一条: ·[彭牧]模仿、身体与感觉:民间手艺的传承与实践
   相关链接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彭牧] 丹·本-阿莫斯:高擎“民俗学之火”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逝世·[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
·[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车韦萱]罗杰·亚伯拉罕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
·[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
·[美]布鲁范德:《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
·[孟子凡]民俗学视域下的空间·[美]布鲁范德:《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朝戈金、高丙中当选美国民俗学会“荣誉国际会士”·[张静]《北美民俗研究》与美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和学术转型
·[施爱东]民俗学的未来与出路·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国际暑期研讨班在中山大学开幕
·[丹·本-阿默思]传统的七股力量: 论传统在美国民俗学中的多重意义·张举文 编译:《民俗学概念与方法——丹·本-阿默思文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