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就像修复一幅历史风俗画卷”:“满族民间故事”普查项目落幕
  作者:记者 吴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06 | 点击数:4579
 


  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1月5日在海南举行。作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民间故事”普查项目的成果——《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一书喜获殊荣。该书由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历时近三年整理、编辑完成,文本计12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通过神话、人物传说、风物传说、生活故事、幻想故事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事象的描述,勾勒出了辽宁历史上的自然风貌和社会风情,展现了多民族间的纠纷、交往、融合及共同开发这片沃土的历史画卷。

  “老的不讲古,小的离了谱。”古往今来,辽东满族民间盛行讲故事之风。他们用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子孙、记录历史。寒冬里的漫漫长夜,劳作休息的田间地头,时时处处可见老人讲故事的情景。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或举行婚丧嫁娶时,一些人家还邀请来说书、唱戏的民间艺人,增添喜气和活力。

  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歌谣》、《中国民间谚语》等“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发现能讲述百则以上的故事家百余人,编印故事家专辑11部。

  《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主编、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秋说:“改革开放初期,辽东地区满族民间故事资源丰富,像深藏的大油田,钻个眼儿就可以发生‘井喷’。讲述者个个都是故事行家,把讲出的故事记录下来,就是完整鲜活的民间文学作品。”

  然而三十年过去了,受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辽东地区家家讲故事、听故事的场面不复存在,满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也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2008年,“满族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辽宁省重新启动了对满族民间故事的普查,成立了以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为项目责任单位的“满族民间故事”调查组,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普查、搜集和保护工作。

  调查组在重新调研后发现,满族民间故事消失的速度远比人们想像的还要惊人。之前发现的能讲50则以上的故事家多数已离世,健在者也由于讲述故事环境的消失,多年不讲故事,讲述质量明显下降。正如桓仁满族自治县拐磨子镇的满族故事家富察德生所说:“我们已经是最后一批会讲满族故事的人,我们不在了,就没人会讲了。”

  “故事家的离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抢救、保护满族民间故事迫在眉睫。”主持此次普查及负责《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主编工作的夏秋说,“就在项目组筹备普查的过程中,本溪满族自治县泥塔村的一位重要故事讲述人突然去世,近百则满族民间故事就这样随着讲述人的故去而湮没了,这让项目组进一步认识到‘满族民间故事’项目的濒危性。”

  三年来,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走访了清原、新宾、本溪、桓仁、岫岩、凤城等6个县,访问200多位村民,录音140小时,采集满族民间故事800余则,对满族民间故事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普查、田野调查、资料整理、项目文本和录像片制作的工作。

  项目组根据普查的结果,运用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深入研究满族民间故事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整理编辑出版了这部120万字的《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这标志着此次普查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夏秋表示,这些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学作品,对于与辽宁区域生态环境抗争的族群生存史,有近乎全景式的展演,是对族群生命意识的艺术展现与诗化歌颂。书中收集的满族民间故事中,无论是极具幻想色彩的幻想故事,还是切近现实几近“白描”的生活故事,乃至谐趣盎然、喜感十足的短小笑话,都可以让人们体察到辽东满族民众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样态及精神状貌,把握到他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观察与认知,对祖先的尊敬与追念,对历史的回顾与记忆,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对本族同胞的认同与情感,对异族文化的接纳与包容,对生产与生活的操作与承继,对真善美的赞美与追求,对假恶丑的讽刺与抗争,体现着辽宁满族民众特有的人生观念与哲学思维。

  夏秋说,普查采录满族民间故事的工作就像是在修复一幅国宝级的历史风俗画卷。这不只是为了保留保存,更是在保护我们的地域文化特色,因为它是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民众共同创造的文化样式之一,它流淌在民众的血液里。(光明日报记者 吴娜)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2-01-05 09:37: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齐如山文集》:追慕大师风采
下一条: ·[冯天瑜]中国路径与“文化自觉”
   相关链接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
·[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
·[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