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过伟]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
  作者:过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9 | 点击数:15459
 

 

内容提要:汉族是中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融合而形成的,龙文化同样是中华各民族龙图腾崇拜融合的产物。本文着重论述了南方少数民族关于龙崇拜之俗及其民间文学,阐述了南方诸古今民族的龙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0)04-070-07

 
 
龙是什么?是:(1)动物,(2)云,(3)浪,(4)星座,(5)图腾,(6)幻想,(7)信仰,(8)雷雨之神,(9)镇邪之神,(10)赐福之神,(11)音乐之神,(12)钟鼓之神,(13)江河井泉湖海一切水域之神,(14)帝王之象征,(15)可恋可婚的对象……总之,龙是文化的实际存在,也是信念、精神、力量的体现。学者们众多见解大都来自汉族文化。
汉族本身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上古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集团经坂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发展为炎黄集团,再融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历经夏、商、周以及楚、越(各融合了许多古代民族),融合发展而成为华夏集团,尔后于汉朝形成汉族。以后历经魏晋南北朝,与北方民族匈奴、乌桓、鲜卑、羯、氐、羌等族,南方民族蛮、俚、僚、徯等族的大融合,发展为民族文化大融汇的当时世界文明高峰的唐文化。又经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与突厥、回纥、吐番、吐谷浑、奚、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的大融合。所以,汉族文化汲收、融合了许多古代民族文化,汉族的龙文化自然也汲收、融合了许多古代民族龙文化的因素。闻一多先生《伏羲考》论证龙是一种“化合式的图腾(Totem)”,“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这综合式的龙图腾团族所包括的单位,大概就是古代所谓‘诸夏’和至少与他们同姓的若干夷狄。”“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为‘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而以龙为其符应,他们的旗章、宫室、舆服、器用、一切都刻画着龙文。总之,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从前作为帝王的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哪些古代民族或民族英雄是属于龙族的呢?闻一多先生论说,即风姓的伏羲氏;古代有着人首蛇身神,近代奉伏羲女娲为傩公傩母的苗族;越人“断发文身以象龙子”,又相传为禹后;还有几个龙图腾的大团族:夏,共工,祝融,黄帝,吴,荆蛮,匈奴。(注:见《闻一多全集》卷一《神话与诗·伏羲考》,开明书店(上海)194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2年。)闻先生根据东汉武梁祠石室伏羲女娲画像、隋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彩色绢画、《洞神八帝妙精经》画像和湘西、黔东等地49篇洪水造人神话,论证伏羲女娲为龙图腾民族之神,为苗族之神。闻一多先生1942年关于“龙图腾”的论说的精髓是龙图腾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在我国学术界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何新1989年《龙:神话与真相》论说龙是实有的动物,即一种巨型鳄——“蛟鳄(Crocodilus Porosus),西方动物学家命名为“马来鳄”,也有一些动物学家将这种巨鳄的中国类型译作“湾鳄”,何新认为应重新命名为“蛟鳄”(甚至可以干脆称之为“龙鳄”)。是鳄类中体型最长大的一种,体长可达10米以上;四肢较短,有明显的头、颈、躯、尾四部;背部橄榄色或棕褐色,腹部黄白色;尾较长,能活动自如,善于“以尾取物”;牙齿尖锐强固,全身披覆坚甲;会发出轰隆吼声,如远方闷雷;为食肉、卵生、热带和变温动物;适于海洋生活,也能进入淡水江河;寿命长;可以感受气压变化从而预知晴雨,常雨前怒吼。(注:何新《龙:神话与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这也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论说,颇有见地的论说。何新说:龙是实有动物“蛟鳄”。闻一多先生说: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伏羲考》)两者并非绝不可相通,古人由“蛟鳄”而生发“龙图腾”是可能的。两种论说都给人们探索龙文化之奥秘以有益的启发。即使龙是“蛟鳄”等实有的动物,但已演化为一种神物,一种信仰中的神物,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闻一多先生的论说,更启发我们来努力探索少数民族的龙文化。“蛟鳄”进入的淡水江河,自长江至珠江,从北而南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交溪、霍童溪、岱江、闽江、晋江、九龙江、西奚、漳江、东溪、韩江、南流江、钦江诸入海的江河都在百越地区——古代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可启发我们探索少数民族龙文化。
 
 
20世纪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对少数民族龙神话传说故事以及祭龙与龙舟民俗,有许多田野考察成果。今就所见资料,试论如下:
 
壮族是古百越族群中骆越的后裔。百越族群中的于越,“常在水中,故断其发,而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说苑·奉使篇》)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则唱:“三圿三王制,四圿四王。”(古壮文,汉译即“三样是三王安置,四样是四王创造)。(注:《布洛陀经诗译注》,广西人民出版社。)口传散文体神话叙讲:布洛陀和雷王、图额(壮语音译,汉译为“蛟龙”、“龙王”,水中神奇动物)是三兄弟,雷王居上界(即天上),布洛陀居中界(即人世间),图额(龙王)居下界(即海洋中)。布洛陀和女神米洛甲意见不合,出走,到兄弟图额处,久久不归。米洛甲思念他,站在山顶呼唤。布洛陀从大海中探身出来,口含海水喷向米洛甲,射中其肚脐。米洛甲怀海水孕,生下12个孩子,繁衍了人类。(注:广西大化县羌圩乡覃卜兵口述,覃承勤1991年9月采录翻译,刊《女神歌仙英雄——壮族民间故事新选》,农冠品、过伟等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4月。)布洛陀是人祖,他和雷王、龙王是兄弟,并称“三王”,安置了天、地、海三界。又说三王和虎王是四兄弟,并称“四王”,虎王造森林第四界。先秦时,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以象龙子”,而百越中的骆越后裔——壮族,则直说龙王为人之始祖布洛陀的兄弟,不仅较吴越文化保存了更浓郁的原始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龙文化中原始文化积淀最为浓郁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下一条: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刘晓峰]时空一体化: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特征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