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笔谈:话年俗 品年味
  作者:舒乙 王扉 纳张元 刘锡诚 肖勤 暨佩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03 | 点击数:19348
 

  仡家求“庇佑”

  肖勤

  “石旮旯来石旮旯,石旮旯里住仡家”。仡佬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由于世代多居住在云贵高原山区,故而传统习俗多与自然万物和日常生产生活有关。仡佬族的年节,最早是按农作物生长规律,以十月为年节,清代以后,渐仿汉人,才以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为一年。一般腊月三十叫“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为“过年”,正月十四或十五为“大年”。

  在仡佬族眼里,火是驱魔保暖的灵物,腊月三十夜,仡佬族人凡家中有火塘的,家家户户都要在火塘里堆上大柴篼,通宵燃烧不绝,天黑后,则在房屋四周遍地插香烛,寓驱除蛇虫蚂蚁和不祥之物。正月十五晚上,家中所有房间无论有无人居住,都保持灯光彻夜不灭,有“三十夜的火,十五晚的灯”的说法。正月初一天色刚亮,仡佬人便携香烛纸钱出门,到水井边焚香烧纸敬“井神”,力争抢先担回第一桶井水回家煮汤圆供奉祖先,称之为“抢银水”、“敬元宝”。部分地区的仡佬族人敬完祖先后,还要在供桌上摆12个碗或杯子,象征十二个月,放少许水并泡上一粒黄豆,这叫完豆卦。随后,有“保爷”的人家便开始新年第一天的重要行程——拜保爷。找保爷与汉族民间的“寄养、过房”找干爹的习俗相似,但仡佬族给孩子找的“保爷”与汉族的“干爹”不同,“保爷”大多是族人们认为充满灵气和神秘色彩的古树或奇石,仡佬族人长期生活在山区,崇尚“万物有灵”,在仡佬人眼里,草木石、风雷电都是神祇,得到古树奇石的庇佑,便是神灵的庇佑。拜树保爷、石保爷时,全家人要带上牲、醴、香、烛、纸帛等,边烧纸钱边把孩子一年来的情况给保爷作详细“汇报”,最后都不忘叮嘱孩子他保爷一句“保佑娃娃好生好长”。正月十五是仡佬人过年的最后一天,这天以后,吉祥喜悦懒散的年节就结束了,家家户户要开始春耕备耕。这一天傍晚,仡佬村寨要扫寨送“火星”。扫完寨后,仡佬人才将初一以来不曾倒出门的垃圾一起清扫出门,各家各户点亮灯笼,一家人在温暖的火塘或火炉边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吃大年饭,或听老人说古论今,或教孩子忆苦思甜。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仡佬人走出山寨,融入都市生活,许多古老的习俗在渐渐远去,然而,扎根在仡佬人心里的民族记忆会生根发芽开花。新年,走进仡佬山寨,悠远的傩戏声,清脆的唢呐声,树保爷身上层层叠叠的红布带,空气中弥漫着的香烛味和鞭炮味……它们会打开每个仡佬人的记忆之门。

  (作者系仡佬族作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2月01日08: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兰芬]中国古戏台研究的新突破
下一条: ·[周星]李霞著《娘家与婆家》序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