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0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0年两会专区

[王静波]对于泰山皮影戏的个案考察
  作者:王静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5 | 点击数:7092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对于泰山皮影戏的个案考察
王静波
(中山大学)
 
摘 要:泰山皮影戏是根植于泰山地区的一项民间艺术。2008年6月,它与北京皮影戏、河间皮影戏、岫岩皮影戏等其他十一地皮影戏一起,作为“皮影戏”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编号为Ⅳ-91)。作为一项宝贵的濒危的民间艺术,至今泰山皮影戏尚未吸引学界应有的关注,对它的研究成果鲜见。自2007年12月起,笔者结识泰山皮影戏的传承人范正安并开始了对他的访谈,本文的书写正是基于对范正安口述史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努力:①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地方文化语境,对泰山皮影戏作为传统的历史源流和存在特点、状况进行挖掘和介绍;②在传承层面上,展现一个合格的皮影艺人习得传统的过程;③指出泰山皮影戏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并分析传统本身及艺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在创新传统方面发挥作用,笔者希望对泰山皮影戏的概貌略有展现,并力图把握这一传统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性。
 
关键词:泰山皮影戏;范正安;传统;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丽慧 邵荣 张曦琛]上海市中学民俗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条: ·[王京]1958年:战后日本民俗学转折的胎动
   相关链接
·[朝戈金]民间智慧的形式,口头诗学的精髓——弗里“自创谚语”申论·[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
·[张兴宇 李有明]传统节日的新媒体传播与地方性知识再生产·[张淇源]媒介养老:一种宗族养老传统的理论路径与可能
·[张佳庆]艺术乡建的当代性问题和传统性价值研究·[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张敦福]粑粑、night soil与有机肥的前生后世:一个生态可持续性议题·[张楚晗]从“冥判机制”探析佛教对中国传统礼制的适应
·[袁文军 袁宙飞]中国传统年画中的性别秩序·[杨柳]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的原形问题及启示
·[许平山 潘瑞春 余琴]传统陕北秧歌中的阳图类别及其历史文化考论·[吴小丽 林晓彤]敬惜字纸的文化传承与影响
·[吴比]东部苗族谜语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
·[汪瑶]传统戏曲立法保护中的专业赋能与理论反思·[汪涵颖]从巴蜀竹枝词看成都风俗里的“儒道互济”传统
·[所揽月]“物”的激活:景迈山普洱茶的传统重建与文化实践·[孙正国]故事诗学的自主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
·[孙妍]口头传统与民俗主义的互动共生·[孙瑾]西王母传说在日传播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