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作  者: 王明珂 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5-1 
字  数: 400000 
版  次: 1 
页  数: 339 
印刷时间: 2008-5-1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1061673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历史 >> 民族史志 
  
 
编辑推荐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是一本凝集了作者十几年田野考察经验的倾情力作,是对羌民几千年生存繁衍状态的一次深刻解读。 
  王明珂,台湾学者,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在这本著作中,王明珂教授以一个古老的华夏边缘——羌族——说明华夏的成长历程,以及推动此成长历程的社会与文化微观过程;这是以具体研究来说明华夏与华夏边缘的本质及其历史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 
  羌族聚居于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中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茂县、理县、松潘和地属绵阳的北川等地。本书通过对这些地区社会、历史与文化的长时段调查和多层次探讨,展现了华夏西部族群边界的变迁,以及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 
  这是一本凝集了作者十几年田野考察经验的倾情力作,是对羌民几千年生存繁衍状态的一次深刻解读。 
 
作者简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丰要从事于中国民族史、族群认同、历史与社会记忆、游牧社会及其历史研究。近十年来从事羌族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与族群现象的田野调查研究。 
 
目录 
序(李亦园) 
前言 
文本与田野说明 
社会篇 
 导言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群 
 一、 各行政区简介 
 二、 语言、体质外貌与文化表征:谁是羌族? 
 第二章 村寨与城镇生活 
 一、 村寨聚落 
 二、 村寨中的经济生活 
 三、 城镇、街市与乡上 
 四、 邻近城镇:松潘、马尔康、灌县与成都 
 第三章 族群认同与区分 
 一、 婚姻与家庭 
 二、 家族 
 三、 村寨与其守护神 
 四、 “羊脑壳”与“牛脑壳” 
 五、 “尔玛”、“汉人”与“蛮子” 
 六、 “尔玛”与羌族 
 七、 “一截骂一截”的族群体系 
 第四章 结构下的情感与行为 
 一、 村寨生活中的“我族”与“他族” 
 二、 村寨中的邻人与女人 
 三、 社会规范、污秽与代罪羔羊 
 四、 岷江上游村寨中的毒药猫 
 五、 女性与猫:区分的破坏者 
 六、 “内部毒药猫”与“外在毒药猫” 
 七、 无毒不成寨 
 八、 经验、历史与神话 
 九、 “现在毒药猫少多了” 
历史篇 
 导言 
 第五章 羌族史:典范与解构典范 
  一、 典范的羌族史 
 二、 近代国族主义下之民族与中华民族 
 三、 典范羌族史的形成过程 
 第六章 羌族史的再建构:华夏边缘观点 
 一、 商至汉代华夏之羌人概念变迁 
  二、 华夏边缘羌人地带之形成:东汉晚期至魏晋 
 三、 羌人带的萎缩:汉化、番化与夷化 
 四、 羌人带上最后的“羌人” 
 五、 民国时期民族调查者所发现的羌民 
 六、 华夏边缘的本质及其变迁 
 第七章 本土根基历史:弟兄祖先故事 
  一、 根基历史 
 二、 村寨中的弟兄祖先故事 
 三、 根基历史的内在结构 
 四、 “弟兄祖先故事”中的历史心性 
 第八章 羌族认同与英雄祖先历史 
  一、 20世纪上半叶羌族认同的萌芽 
 二、 老实的蛮子:周仓与孟获的子民 
 三、 汉族的拯救者:李冰与樊梨花的后代 
 四、 古老的华夏:大禹子孙 
 五、 过去很强大后来被打败的羌族 
 六、 流传羌族中的两种神话传说 
 七、 羌族认同及其本土历史记忆 
文化篇 
 导言 
 第九章 古羌人文化:事实、叙事与展演 
 一、 社会记忆中的古羌人文化 
 二、 古华夏对羌文化的描述 
 三、 文化夸耀与模仿:北川羌人的例子 
 四、 近代羌文化探索与书写 
 五、 近代羌民文化探索:宗教信仰 
 六、 在差异体系中寻找相似 
 七、 异文化书写中的华夏边缘建构与再建构 
 第十章 当代羌族认同下的文化再造 
 一、 羌族本土文化建构的背景 
 二、 羌族文化再造:语言、文字 
 三、 羌历年与锅庄舞 
 四、 羌族妇女服饰 
 五、 饮食文化:北川的例子 
 六、 天神、白石信仰、端公与祭山会 
 七、 文化展演 
结语:历史的创作物与创作者 
一、 华夏边缘的历史与“历史” 
二、 另类“历史” 
三、 历史与“历史”下的近代产物 
四、 华夏边缘的省思:人类生态观点 
五、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由“蛮夷”到“少数民族” 
六、 中国民族的再思考 
参考书目 
谢词 
追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