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3 | 点击数:12059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

作 者: 刘晓春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3-3-1
版  次: 1
页  数: 256
印刷时间: 2004-11-1
印  次: 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0035422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江西南部一个客家村落的文化人类学调查、研究的成果。作者从村落的自然环境、村落历史、宗族组织、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入手,探讨了民间传统在传统时期的传承、在现代时期的复兴以及民间传统与国家控制之间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客家的“边缘”性质
 客家文化的再思考
 客家文化的地方性传承
 历史、文化与权力视野中的客家研究
第二章 两姓三族与富东五坊
 一个赣南的客家村落
 家族的历史
 村落的形成
 村落空间的人文意义
 村落空间与国家监控
 结语
第三章 敬宗收族与礼义罔闻
 谱系与历史建构
 仪式、权力与家族
 现实、祖先与个人
 结语
第四章 只有千年的宗族 没有千年的亲戚
 村落的时间制度
 灵官庙会:轮值制度与村落认同
 游花灯:村落政治的仪式表演
 结语
第五章 白石岩岩众所瞻
 一条河流与两个村落
 传统时期的信仰中心
 信仰中心的衰落与复兴
 神庙信仰的世俗性
 村落信仰中心与村落互动
 神明朝觐与婚姻资源
 结语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家族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
 仪式——象征的秩序与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的历史延续
参考文献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钟敬文 等著:《名家谈牛郎织女》
下一条: ·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
   相关链接
·[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郑甜甜]口头歌谣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张天睿]权力与秩序的“社会宪章”·[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
·[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袁文军 袁宙飞]中国传统年画中的性别秩序
·[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
·[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岩温宰香]坝老傣村人生仪礼中的礼物流动:礼俗秩序与人格建构的民族志研究
·[熊婧彤]乡民艺术与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肖慧]徽州鱼灯的仪式展演与互动传播研究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祖悦]泰山进香中的性别越界与士人焦虑
·[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王楠]仪式叙事策略与地方性实践:基于大理剑川太子会的考察
·[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