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彝族民俗文化(组图)
  作者: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24 | 点击数:41647
 

  彝族银饰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说:“凉山彝族的银饰很美”

  彝族服饰

  

    彝族中老年妇女服饰,色彩偏深,纹样较简单

  彝族世居深山峡谷,与世隔绝。其分支多,服饰种类也多,显著的服饰标志是男子头部的“英雄结”和斗篷“擦尔瓦”。  

  

女 服

  女子穿无领上衣,配裤子,通常系围裙和腰带。高寒地区的人们常在衣外穿羊皮褂,少女戴鲜艳的头帕或缀有银泡的鸡形冠,成年男女缠包头。男子穿对襟上衣和宽肥的长裤,外套坎肩。

  

  

  彝族女服,背饰为蜘蛛图案  

 

  彝族新娘(中)与伴娘的服饰  

  

  彝族背被  

彝族女服 

彝族衣

  

  

  彝族的皮底绣花鞋。鞋底铆铁钉帽,可防滑,便于在泥泞的路面行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9年05月14日16: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东乡族的庭院——庄窠
下一条: ·魅力凉山:神秘发现之旅
   相关链接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
·[吴小丽 林晓彤]敬惜字纸的文化传承与影响·[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
·[陆兴忍 车祖萍]基于图文互证的蹴鞠非遗技艺的中日发展与传承研究·[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陈曦]从灾异叙事到共同体象征:滇中阿拉乡祭虫神话的生成与功能研究·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
·[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