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叶涛]信仰、仪式与乡民的日常生活
——井塘村的香社组织与民间信仰活动述论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2 | 点击数:37825
 

 

【摘要】香社(或称香会)是民众由于信仰旨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民间香社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民俗志的形式,具体描述井塘村香社组织的历史和现实活动的基本状况,展现了香社组织在村落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香社仪式日常生活

 

    本文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民间香社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民俗志的形式,具体描述井塘村香社组织的历史和现实活动的基本状况,展现了香社组织在村落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井塘村概况

 

      青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井塘村在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整个村庄依山而建,南面、东面和西面三面环山,村子又被一个当地人称作鞍子口的山脊分为东西两部分,当地老百姓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来概括村庄的基本特点。井塘村是一个行政村,包括井塘和郭沟山两个自然村。井塘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落,它可以作为鲁中地区山地村落的代表。

    井塘村现有人口492户,1557人,其中女778、男779,人均收入在2700元左右(2002年统计资料)。全村现有吴姓、孙姓、张姓三大姓,吴姓占人口的60%70%,孙姓占人口的20%30%,张姓总共才100多人。过去曾有陈、李、蒋、贾、夏、白、赵等姓氏在村中居住,现在这些姓氏已无后人。三大家族及其居住的分布影响着村民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以香社活动为例,村民一般都是到离自己家近的地方去参加活动。吴姓居住在村子的东部,基本在鞍子口以东,孙姓住在鞍子口以西,张姓住在孙姓的西边。鞍子东的四季社一般都是吴姓村民参加,鞍子西四季社则主要是孙姓和张姓村民参与。

    在青州市地名委员会与井塘村民委员会共同于1988年树立的村名碑中,这样记载着村庄的历史沿革:井塘距益都镇十五公里,南依玲珑山,明景泰七年吴姓由西吴家井迁此立村。村东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后凿为井塘,故村名依之。民国时期属益都县第二区。一九四六年属珑山区。一九五九年属五里公社。一九八四年属五里镇。吴氏迁来之后,孙氏自临朐县移民至此,住在村庄南边的山岭之下。再后,张氏亦由临朐县迁此。据此推算,村庄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雅俗簃——叶涛的博客 2009-02-04 22:38:00

上一条: ·[刘大先]日常生活的诗人:《刀郎乐人》(纪录片)
下一条: ·[艾米·加金-施瓦兹]考古学与民俗学中的物质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
   相关链接
·[方云]赓续与再造:新中式生活景观的日常生活美学实践·[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
·[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郑甜甜]口头歌谣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
·[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杨宇]当代泰山香社及进香习俗研究
·[肖慧]徽州鱼灯的仪式展演与互动传播研究·[魏甜甜]时间的复调:乡土性与现代性张力中的日常生活文明化进程
·[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王楠]仪式叙事策略与地方性实践:基于大理剑川太子会的考察
·[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
·[王红莲]摆供:世俗食物的神圣化之路·[田书宇]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的日常生活思想及其民俗学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