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作者:王杰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1-08 | 点击数:38195
 

摘  要:作为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顾颉刚先生有关“民众(文化)”的学术观念为学科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他努力“搜集材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为学科的发展树立了学术典范。重新评估顾先生的民俗学遗产,不应该神化他的学术成就,而应该反思他为何从理解“民众”转变为解释“民众文化”,应该分析他为了科学地研究“民众文化”而采用的“文字中心主义”方法,揭示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民众;民众文化;眼光向下;求真


  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顾颉刚先生的学术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吴歌研究、神道与社会研究等,至今仍然是学科史上的经典,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民俗学者。在肯定顾先生杰出成就的前提下,重新评价他的学术观念、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是当前中国民俗学的迫切任务之一。

一、顾颉刚的“民众文化”观念

  评价顾先生的民俗学遗产,首先要考察促使他努力从事民俗研究工作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说,在20世纪20年代,他何以会去关注“民众文化”?其潜在的思想观念是什么?

  1928年,顾先生在《民俗》周刊的发刊词中说:

  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

  我们要探检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的社会!

  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

  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

  即使在今天,这一发刊词也是振聋发聩的,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一百年前,他追随新文化运动先锋们的足迹,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倡导“民众”的观念。这一观念的确是进步的、有力的,事实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然而,认真考察起来,就会发现其中的模糊性:

  (1)“民众”既与“圣贤”的概念相对立,却又包括了“圣贤”;

  (2)“民众”既与认识它的主体相对立,又包括了认识的主体;

  (3)“民众”既代表整个社会,又似乎只是社会的一部分;

  (4)他既主张“局内人”的视角(体验),又坚持“局外人”的视角(认识);

  (5)在某些情况下,被认识与体验的对象是“民众”自身,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被认识与体验的对象是民众的“生活、欲求、艺术、信仰、习惯与历史”等。

  在上引发刊词中,顾先生有关“民众”的观念似乎不太清晰,但它却是顾先生有关“民众”的思想观念最元气淋漓的表述。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似乎从未回过头来,再对这一思想观念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检讨。事实上,今天人们提及他的思想观念的时候,最经常称引的是他的另一段话:

  我们要喊的口号只是:研究旧文化,创造新文化。所谓旧文化,圣贤文化是一端,民众文化也是一端。以前对于圣贤文化,只许崇拜,不许批评,我们现在偏要把它当作一个研究的对象。以前对于民众文化,只取“目笑存之”的态度,我们现在偏要向它平视,把它和圣贤文化平等研究。可是,研究圣贤文化时,材料是很丰富的,中国古来的载籍差不多十之八九是属于这一方面的;说到民众文化方面的材料,那真是缺乏极了,我们要研究它,向哪个学术机关去索取材料呢?别人既不能帮助我们,所以非我们自己去下手收集不可。

  在这段话里,顾先生重申了他的“圣贤与民众”二元对立的观念,但是,关注的焦点则明确地转向了他们的“文化”,即“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二者的地位并不平等,顾先生努力要平等地看待它们,这反映了他的“民主”精神;与此同时,他又强调二者都是“旧文化”,都是研究的对象,这又反映了他的“科学”精神。而在“研究旧文化”与“创造新文化”两项任务中,顾先生明确地选择了前者。也就是说,顾先生有意识地选择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尽管如此,顾先生显然并不仅限于“研究”民众文化,而是要借“民众文化”的解放,来促使民众获得自我的觉悟。他说:

  我们的使命,就在继续呼声,在圣贤文化之外解放出民众文化;从民众文化的解放,使得民众觉悟到自身的地位,发生享受文化的要求,把以前不自觉的创造的文化更经一番自觉的修改与进展,向着新生活的目标而猛进。能够这样,将来新文化运动就由全民众自己起来运动,自然蔚成极大的势力,而有彻底成功的一天了。

  在这里,“民众文化”备受关注,不只是因为对应于“圣贤文化”,相反,它似乎还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立的价值与地位。至于“民众文化”何以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如何通过发扬“民众文化”来唤醒“民众”;“民众”如何可能从“被启蒙者”转化为“自我启蒙者”;“民众”如何对自有的“旧文化”产生自觉地继承与改造的意识;愿意并能够建设一种“新生活”等问题,顾先生似乎并没有予以更多的说明与讨论。

  总之,顾先生有关“民众(文化)”的相关表述,深刻却并不明确。它作为“口号”是鼓舞人心的,作为“思想观念”却又是不成体系的。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思想观念,似乎只是从外面影响了他,却没有融入到他的生命血液当中;也就是说,这种时代精神与思想观念,并不是来自他灵魂的深处,也不是从他生活的基础上自然地生长出来的。

  上述讨论颇有“诛心”的嫌疑,毕竟顾先生亲自搜集了吴歌,偕其他学者开展了妙峰山香会的实地考察,亲自调查并研究了北京东岳庙。而且,顾先生一生以“健足”而自豪,足迹几遍中国。可以说,顾先生不仅真正地响应了“到民间去”的口号,而且亲自“到民间去”。问题是“到民间去”何为?顾先生是有明确目的的,他说:

  我们若是真的要和民众接近,这不是说做就做得到的,一定要先相互的了解。我们要了解他们,可用种种的方法去调查,去懂得他们的生活法。等到我们把他们的生活法知道得清楚了,能够顺了这个方向而与他们接近,他们才能了解我们的诚意,甘心领受我们的教化,他们才可以不至于危疑我们所给与的知识。

  这种“我们与他们”的关系,是顾先生设想中“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它们双方是一种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当时,顾先生秉承了解民众、启蒙民众的精神,坚定地“到民间去”。他要考察“民众生活”,目的则是获得他们的信任,教化他们。换句话说,考察“民众文化”只是启蒙“民众”的手段。反过来,“民众”是被动的,他们只有“领受”与“危疑”的份。所以,顾先生所谓“要先相互了解”,实际上被削减为只是“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而且,在具体开展研究工作时,顾先生与他的同志们的实践,距离上述“了解他们”的理想,还是有一定差距。比如,在妙峰山考察香会的时候,顾先生在当着他人的面抄写那些“会启”时,都会觉得“羞怯”。此外,抄写“会启”固然十分重要,顾先生借助于这些“会启”,也的确发现了参与妙峰山庙会的民间香会组织的许多知识,然而,我们应该追问的是:顾先生为什么会首先想到“抄写”会启?为什么没有去“访谈”会众呢?以今天田野考察的标准来说,顾先生他们一行人,“参与观察”算是做到了,“深入访谈”却几乎可以说只做了一点。他们的确是“到民间去”了,但他们也只是“眼光向下”放眼观察,却并没有降低身份去开展访谈与交流。因此,他们的考察成果,只是他们眼中的民众行为。事实上,在顾先生的研究成果中,这些“民众”并没有自己的声音,没有自己的行动逻辑,没有个性,他们并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只是作为群体的“民众”。

  尽管如此,顾先生仍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并提出了非凡的见解。他发现,各路香会齐心协力,相帮互助,他说:

  这一路的山光水色本已使人意中畅豁,感到自然界的有情,加以到处所见的人如朋友般的招呼,杂耍场般的游艺,一切的情谊享乐都不关于金钱,更知道人类也是有情的,怎不使人得着无穷的安慰,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呢!

  能够做出这样的结论,怎能不让人膺服?尽管其中浸透着浪漫主义的情绪,然而顾先生毕竟没有只是停留在“眼光向下”的口号阶段,而是亲自“到民间去”了。他观察并感受到了“(民众)文化表演”的特质,尽管这种“观察与感受”只是顾先生自身作为“民众”之一员(一位特殊的香客)的观察与感受,未必就等于“民众”自身的观察与感受。

  总之,在妙峰山香会的考察活动中,“眼光向下且身在民间”的顾先生,看到的更多的是“民众文化”,而不是“民众”自身;关注的是“民众文化”之可观察与可记录的层面,而不是“民众文化”的整体;重点研究的只是有关“民众文化”之历史与地理传播的问题,而不是“民众文化”的实际意义、价值与功能。随着顾先生研究领域的专业化,这种迹象似乎越来越明显。走到极端处,其研究成果愈发趋近于有关“(民众)文化”的知识,而距离“理解民众”更加遥远,更遑论“与民众相互了解”了。最终,这种有关“民众文化”的学术,成为“学者”区别于“普通同行”,尤其是区别于“普通民众”的一种“高深学问”,与顾先生自己曾经确立的有关“民众(文化)”的思想观念渐行渐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下一条: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相关链接
·[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
·[王加华 李燕]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吴雨馨]乡土生活中的民间小戏对民众的意义·[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朱振华]以民众为本位:当代节日志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追求
·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进一步做好非遗工作·[张士闪]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