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作者:任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1600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任正

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两千年来,竹马由传统走向现代,从农业时代的文娱游戏、文学意象转变为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文化遗产。作为文娱游戏的竹马由汉唐时期娱己的儿童玩具演变为两宋时期娱人的民间表演,最后再到元明清时期娱神的民间仪式,原本的世俗性变为世俗性与神圣性兼具。作为文学意象的竹马具有四大意涵,它们在历代文人笔下成为了承载童趣的儿童玩具、见证纯美的爱情信物、呈现奇幻的交通工具、表达敬意的迎宾使者等多重意涵的象征符号。作为文化遗产的竹马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赓续与发展,竹马作为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分布于汉族地区,在国家在场下实现了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但也存在文化生态支离破碎、文化空间严重扭曲,文化生产资本异化三大问题,需要国家在场与民间发力共同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竹马文化;竹马意象;文化记忆;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下一条: ·[邵晨宁]古代“麻风女型故事”的形成及其意义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
·[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王丹]从非遗项目走向生活传统的综合实践
·[沈燕 王晓葵]灾害记忆何以传承·[曾秋馨]物质技艺与族群文化记忆
·2018年秋季民俗学理论研讨沙龙举行·[陈进国]顺服与反抗:关于“天子地”故事的文化分析
·[李斯颖]德宏傣族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与文化记忆·[黄瑜]广西三江和里“三王”神诞仪式形成和传承研究
·[祝昇慧]日常生活的实践回归与“非遗”文化生态建设·[沙伊珂]谈论重修中国锡伯家谱之现象问题
·枕头顶子·[李永祥]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神话与文化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