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0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0年会专区

[孙伟伟]体验神话:受众对当代神话资源转化的感知研究
——以方特虚拟景观女娲补天项目为例
  作者:孙伟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14 | 点击数:6593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
 
体验神话:受众对当代神话资源转化的感知研究
——以方特虚拟景观女娲补天项目为例
孙伟伟
(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长期以来,神话学研究缺乏主体探讨,而虚拟景观是新时代神话呈现的重要方式,注重人与神话景观的互动,受众作为体验的主体,对该神话资源转化的感知与反馈具有话语权。本文以方特虚拟景观女娲补天项目为个案,利用田野调查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受众对当代神话资源转化的感知,包括体验感知、对神话内容改编的态度、对神话的认知获得、创新性要求四个方面,探讨了受众作为主体之一对神话资源转化的作用。根据问卷结果思考了公共民俗学与“神话情境化”,强调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研究应该关注主体。
关键词:受众;虚拟景观;感知;神话资源;转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沈成嵩 刘洋]从常州金东方颐养园的实践看文化养老的走势
下一条: ·[孙宇飞]民间信仰与防疫
   相关链接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徐麦]“地方”感知:民俗旅游研究新思路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透过春节,世界感知日新的中国
·[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张超]制造日常生活恐慌:女性灵媒的危险感知、民俗医疗与赋权文化体系
·[何蓉]从民间宗教实践感知“中国”·[林全洲]民间文学何以「变异」内涵初探
·[钱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艺人·在故事中感知传统
·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谢少波]日常生活与受众话语实践
·[陈曦]对特定场域中侗族民歌展演的受众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