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周航屹]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1924-1949)
  作者:周航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6 | 点击数:3687
 

 

 
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1924-1949)
周航屹
(南京师范大学)
 要:相声是典型的市民大众文化。由于各自利益需要,相声在艺人的口中、文人的笔下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多重面相。这种再现借助当时娱乐期刊的呈现变得清晰可见,包括相声演出消息和广告、相声艺人的近况和八卦、书写和记述相声台词、对相声进行评介。而在呈现过程中,相声与娱乐期刊的关系也耐人寻味:对于期刊来说,相声可扩大发行量,成了报道文体的一种,由此吸引读者关注和“借口生言”;对于相声来说,期刊成了扩大影响的手段,起着一种捧角传名和“借笔升价”的平台作用。进而,二者勾连利益,在近代城市现代化、商业化的进程中共谋生存。
关键词:相声 娱乐期刊 关系 城市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周福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后现代伦理意识
下一条: ·[周金琰]湄洲岛麟山宫元宵妈祖活动调查
   相关链接
·[邹东子]鸟蛋能吃,鸟不能吃?·[朱宝姝]“卵生”与“洪水”母题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张尊孔]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劳作时间与情感模式的关系研究·[张磊]生活的道义:乡村社会权力实践中的理势关系
·[张凤霞]“走亲戚”的能动性:豫东周口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的当代重构与变迁·[邱毓琪]民间文学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
·[李舒娟]安阳送羊习俗的姻亲关系研究·[高哲]三重空间视域下的盘王节仪式音声研究
·[董秀团 杨识余]以菌为生:大理石龙村民的松茸日常与关系生产·[陈茂源]盐路馈赠的当代回响:大理乔后镇火烤饼的流动、消费与社会关系网络
·[刘晓春 贺翊昕]生态敏感性食物与地方日常生活维系——深圳阳台山麓客家粄食的例子·[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修斌 崔金铭]琉球首里城龙柱朝向问题述论
·[才晶]丧葬仪式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