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张原]超越“类型”的地方文化
——读《地域的等级》
  作者:张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1-26 | 点击数:7913
 

 

 
大理喜州的“再研究”意义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州(西镇)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村镇。这里曾经是大理地区最古老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流逝,喜州从一个区域性的文化政治中心演变成为了一个看似平凡普通的村庄。由于承载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得益于大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个今天看起来只相当于“乡”一级的地方,成为了中国人类学研究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的重镇,也同时成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文化智慧的地方。
围绕着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必定会产生一些不平凡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将会构成一种知识演进的学术史,喜州便具有一个由学者的研究而构成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在这里从事了长达14个月的田野调查研究,完成了《祖荫之下》(1949)一书。在这本书中,许先生较详细的描述了喜州社会的家族组织与祖先祭祀活动,他运用于“文化-人格”理论,分析了家族文化是如何塑造社区个体的性格,并论证当地社会的这种个体的性格形貌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的典型性[1]。作为“魁阁时期”的重要代表成果之一,《祖荫之下》在整个人类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科学院的朱家桢等6位专家到喜州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并完成了《大理县喜州白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2]。与许烺光先生将当地文化视作汉人文化的典型不同,这份调查强调的是喜州文化的“白族特色”。通过比较阅读这样两个观点较为相左的作品,可以发现大理喜州的文化,在表现出较强的“汉化”影响的同时,又保持着一些显而易见的“民族特色”,这已经说明了:大理喜州的地方文化将会在一种“人文类型学”的研究上,给我们带来一些有意义启发。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又有不少的海内外学者围绕着喜州及其附近的乡村从事大量的调查,也发表了不少有着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但遗憾的是,关于喜州地方文化在族性上的复杂性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理论视角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这一时期的研究,由于仍未摆脱“民族-国家”的框架来探讨喜州地方文化的多元性,人们尽管也看到了大理地区复合文化的特色,但在研究中强调的却是地方文化在类型上的断裂与分离[3]。因此,当地文化在族性上的复杂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幸运的是,梁永佳的《地域的等级》(2005)一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一著名的田野工作地点,围绕着地方文化的多元复合问题,出现了一个具有意义的“再研究”作品。
人类学的再研究(re-study)成立的原因,正如梁永佳在本书的导论中指出,应该在于前人著述的田野意义和后来学者应具有的学术意识(梁永佳,2005:4)。也就说,再研究强调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继承性、反思性和创新性研究,其要求的不仅是对田野事实的新发现,还应是在一种新的人类学语境中探寻新的阐述方法。因此再研究不在于通过跟踪调查来呈现那些显而易见的变迁,这对于学术的承前启后是没有什么贡献的;也许在前人研究中所没有回答的问题,才是后人进行再研究的切入点。所以具有学术史意义的大理喜州的“再研究”所关注的,应该是对喜州人文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新的阐释和理解。
《地域的等级》作为一部关于大理喜州的社会人类学民族志作品,主要关注的是这一地区“地域崇拜”和“复合文化”的问题。作者的研究主要是从地方仪式入手,在深入的田野工作基础之上,梁永佳运用结构主义与社会空间的理论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大理喜州地域崇拜中的等级结构。本书通过翔实的田野材料来描述的地域崇拜的等级现象,是当地“和而不同”的复合文化的一种表现。在书中作者对这一概念作出了专门的定义:“复合文化,指的是相对或相反的价值在同一人文群体中并行不悖、对立统一的状态。(梁永佳,2005:18)”因此,《地域的等级》一书中所提出的用复合文化概念来描述喜州文化的特色,对于我们理解前人在喜洲研究中,对当地文化的族性问题所作出的不同阐释和结论是关键的。梁永佳通过地域崇拜的研究,来展现一个民族内部文化的复合性,这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和而不同”的文化,以及解释单个民族或一个社区内部文化的多样性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甚至对于我们进一步的论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发挥。
梁永佳在大理喜州所进行的再研究,也是当代学界对大理喜州历史与文化所进行的一次的再认识。通过此书第二章对大理历史的人类学梳理,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当地复合文化的历史原因。大理的历史,有着一个从较为独立的地方政权和文明体系,在中原政权的征服中,逐渐演变为帝国边陲的过程。在这一历史之中,两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不断互动,最终交融在一起,因此,复合文化作为当地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地方史所造就的(同上,51-61)。在书中作者多次指出,大理的历史是两个互动文明写成的,中华文明和大理文化之间在历史上所呈现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是当地文化复合性的历时性表现。而通过地域崇拜问题的研究,则可以发现大理文化对汉文化的吸纳和对自己文化的保留,这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共时性互动关系[4]。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豆丁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亚辉]无父母的世界?
下一条: ·[吴银玲]“迷信”何为?
   相关链接
·[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张多]践行“大文化遗产”观:活态遗产多类型协同保护的中国经验·[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
·[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
·[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祝秀丽]“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的古代流变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屈啸宇]保界庙传说的分布、生成与类型学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