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中外神话学[1]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22 | 点击数:24454
 


 

  内容提要:本文以多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欧美和东亚神话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例,对21世纪以来的中外神话学现状做一个管窥式的综述。文章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2001年以来神话学家们都在研究什么?是从哪些理论视角出发的?采用了何种研究方法?其中呈现出哪些具有共同性的学术取向?经过梳理,本文发现:第一、一些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例如比较神话学——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涌现出不少反思之作以及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第三、“神话”的边界依然流动不羁,因此在就神话进行学术对话时,必须明了所讨论概念的意涵及其所发生的语境;第四、神话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探讨,20世纪视神话与科学为和谐互容的观点得到进一步深化,神话遵从于科学的情形遭到质疑。论文最后倡议神话学不应该一味将眼光投向遥远的过去,同时还应该关注神话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 神话 神话学 学术史 欧美 东亚


  大家好!看到诸位济济一堂,不禁使我想起了1996年“首届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举办时的情形。当时钟敬文先生已经是93岁高龄了,依然坚持经常到课堂听课。我当时刚刚从博士后阶段出站留校任教,也和教研室的老师们、在读的研究生们一道,一边听课,一边忙些会务工作。如今一晃已经16年了!今天坐在台下的,许多是我们的学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此次暑校讲课,董晓萍教授希望我能谈谈“全球化视野下的神话学”,以从神话学的角度,考察世界学术界近年来的一些发展动向。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而且也的确一直较为关注,不过,要对世界各国晚近的神话学动态做出归纳,却显然非我所能,因为很多国家的神话学历史和现状都是我所不了解的。所以,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谈谈“我所知道的21世纪的中外神话学”,以我所知晓(其中有些相当谙熟)的一些神话学家——这些神话学家在其各自的国家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在世界范围内也卓有影响——为例,看看他们在21世纪(自2001年始)以来都在研究什么,是从什么视角去研究的,其间存在哪些共同性的取向?以此管窥见豹,从一些侧面透视21世纪神话学的发展状况。

  一、引言

  人类对神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前苏格拉底时代。从古希腊时代起,神话在人类2000多年来的学术探索活动中一直占有显著的位置,是诸多学人努力探索的对象之一,神话学因此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探索的对象。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 Malinovski, 1884~1942)曾经评论说:“神话学一直是各门学科的交汇点:古典人文学者必须确定宙斯是月亮或太阳,……然后,考古学家还要通过考察加勒底人、埃及人……等各个不同部落的神话阶段来重新探讨这些问题。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研究者、语法学家、日尔曼文化专家和古罗马文化专家、凯尔特语学者及斯拉夫语学者,也都在各自的圈子内进行探讨。逻辑学家、心理学家、形而上学论者和认识论者同样要涉足神话,更不用说像通神论者、现代占星术者和基督教科学派教徒这些人了。最后,还有精神分析学家……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2]

  尽管对神话的研究跨越了诸多学科,但是,对三大问题的关注和解答将这些研究有机地联结了起来,从而构成了“神话学”(Mythology)这一研究领域:神话的起源(origin)、功能(function)以及主旨(subject matter)。“起源”问题要追问和解答的是:神话为什么产生?又是如何产生的?“功能”问题要追问和解答的是:神话缘何延续?如何延续?“主旨”问题要追问和解答的是神话的能指(referent of myth)是什么?——例如有的理论从字面意义上阐释神话,神话的能指便是直接、显在的,比如神祇;而有的理论则从象征的层面来解释神话,神话的能指就可能是所象征的任何事物。神话学家罗伯特•西格尔(Robert Segal)指出:神话研究领域中各种理论和视角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同,也在于它们提出的问题不同。有些理论着重回答起源问题,有的主要回答功能问题,而有的则重点解答主旨问题。只有很少的理论尝试回答所有的这三个问题;同时,有的理论在探索起源和功能时,或者解答“为什么”(why),或者解答“如何”(how),而不是两个都回答。[3]

  尽管对神话的研究可以在古希腊时代找到其刍型和滥觞,但是,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神话研究的兴起却是18世纪以后、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事情。在此之前,有关神话的各种理论往往是“猜测性的、抽象的”,而此后的理论则“更多地立足于不断积累起来的资料之上”。[4]以后,神话研究不断地开阔自己新的视野,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神话学史上涌现出了诸多研究流派,例如自然神话学派、人类学派、神话-仪典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地理学派、心理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等等。[5]

  神话是一扇洞察世界的重要窗口。迄今为止,学者们探索神话有着不同的目的:有人致力于对这种现象本身做出解释,有人却力图从中探寻人类社会演进的脚步、文化和科学发展的进程、人类心理的普遍规律、人类思维的深层结构,或者人类如何运用语言艺术达成其社会生活。就此而言,神话学与其他民俗事象的研究可谓殊途同归。在此意义上,我也希望本场讲座对那些不研究“神话”这一文类(genre)的同学也有着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锡诚]20世纪的中国神话研究
下一条: ·[林继富]百年来中国民间故事的集录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
·[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
·[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