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杨利慧 张成福:《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作者:杨利慧 张成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08 | 点击数:11252
 


二、宇宙起源母题(300~1049)
300—349宇宙的初始状况与构造
300宇宙的初始状况
310宇宙的构造
320天界的神物
330宇宙的构造——其他母题
350--399宇宙的起源
350宇宙的创造
360天地的分离
370宇宙的进化
400——599天界诸物的起源
400天界的性质和状况
410天空的起源
420天空的变化
430太阳的起源
440太阳的性质与状况
470月亮的起源
480月亮的性质与状况
510星星的起源
520特定星星的起源
540星星的性质和状况
550其他自然现象的起源
600——849地界诸物的起源
600地球的初始状况
610地球的起源
620原始之水
630地球的性质和状况
650地界的神界与神物
660地球的地形特点及其起源
670地球的变化
680修整与试测大地
690水及其特点的起源
700江河湖海的起源与性质
710其他水的起源
720陆地的起源
730山的起源
740其他地形地貌及其特征的起源
750石头的起源
760珠宝的起源
770金属的起源
780煤炭的起源
790冥界的起源与性质
810鬼的起源
820下界的起源与性质
850——1049 世界的毁灭与重建
850世界大灾难
860灾难的预兆
870灾难的预告
880世界大灾难时天界的混乱
890世界大灾难时地界的混乱
900洪水潮天
920从洪水中逃生
940洪水的试探与结束
950世界大灾难的其他形式
970大灾难后人类的重新繁衍
980大灾难后世界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990补天
1000治水
三、 人类起源母题(1050~1399)
1050——1069 人类的初始状况
1050人类的原初状况
1060远古的黄金时代
1070——1199 人类的起源
1070人类的起源
1090人类身体特性的安排
1100人类生命期限的确定
1110人类麻烦的开始
1120乐园的丧失
1130人类两性区别的开始
1140人类的成长与成熟
1150死亡的起源
1160人类精神和道德特点的起源
1170阶级的起源
1180人类生活秩序的奠定
1200——1299姓氏的起源
1200百家姓的起源
1300——1399部落或民族起源
1300部落或特定人种的起源
1320特定部落或民族的起源
1360特定部落或民族的起源——其他母题
1370不同人种的起源
1380民族差异的起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马昌仪 编选:《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上、下册)
下一条: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朱宝姝]“卵生”与“洪水”母题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媛媛]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形成与传播路径的相关思考
·[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
·[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乌哈娜]阿尔泰语系AT325型魔法故事与达斡尔族《松树姑娘》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